当前位置:笔趣文学>历史>乐活农庄> 第二十三章 特色养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三章 特色养殖(1 / 2)

特sè。”吃过晚饭,李明浩坐在笔记本前,想着回家时说的话。

“特sè,是以后发展的最重要的方向,纯天然,纯绿sè,无wū染,健康是现在人们最向往的生活。”李明浩邹了邹眉。想了一个晚上,他无法确定什么是符合要求的。

现在他有了小灵儿和“原生态”空间的帮助,发展是没问题,只是……..什么路线才适合他这里的情况。

“原生态。”想到这里。李明浩嘀咕了声,他突然间想到,上网搜搜看。不一定有收获。

点开了百度的主页,试着输入“生态种植”几个关键字。点击搜索。

页面一刷新,出现在李明浩眼前的搜索结果倒是不少,按照习惯,李明浩还是点开了,最上方的第一条。

因为上面出现国家农业生态发展认证的字样。李明浩比较相信这样的信息,不用浪费太多的时间。

“侗乡稻鱼鸭三态养殖。”几个大字吸引了他的眼球。他心里很是奇怪,鸭不吃鱼,和稻谷吗。怎么可以三种可以共同生存呢。

李明浩有了兴趣,想知道到底是什么原因。

网页上的介绍道是很仔细,不少地方还有图片附着。还有一段视频。

李明浩点击播放了视频。视频中很仔细的介绍“侗乡”当地的情况,因为是梯田的原因水源好,丰富。而且最重要的是,当地的生态还保持在原始的状态。水质中没有一丝的wū染。

没有了wū染源,种植出来的东西就是绿sè的产品,最让李明浩赞叹不已的是,当地的稻谷品种是经过了祖祖辈辈的试验而留下来的,稻谷的秸秆比一般的稻谷秸秆要来的高,而鱼苗则是和小鸭苗同时放进稻田中,因为鸭子还小,并不能吃到小鱼苗,等到鸭子长大后,鱼也一样慢慢在长大,两者的情况一直保持在平衡的状态。

而稻谷也同样,等到鸭子长大后,稻谷的秸秆早已经一米多高了,鸭子就算想吃也吃不到了,就是这样的原因,三者都生存了下来。

三者一同养殖的好处在于,长在稻田中的草,会被鸭子和鱼吃掉,虫子也一样,不用除草,除虫,这样一来,农药就省掉。

而且鱼和鸭子的粪便都留这了稻田中,这些就成了稻谷的肥料,连化肥也省了,这种互利的生存,不仅省了时间,成本,还保证了农产品的品质。是纯天然。无wū染的作物,就像野生的一样。

虽然这样的产量有所下降,但产品的品质好了,价格贵是肯定的,而且,同样的地方,收获的东西多了两样。自然利润也高了。价格上的差距,不仅弥补了产量的不足,还产生了更大的利润空间。

看到这,李明浩心中的迷雾也在一点点的散开。这一种全新的概念,给李明浩一种很大的震撼。

这样的一种模式,很适合李明浩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就是他想要的那一种叫“特sè的东西”。虽然和“侗乡”一样的品种李明浩无法找到,但他有一个更大的优势,就是空间了的“生命源水”。

他已经见识到这种“水”的神奇。

肯定能够弥补品种方面的差别,说不定,在产量是会有出乎意料的收获。

虽然李明浩知道想象是美好的,但他有信心,把这种想法变成现实。

在纸上写上这一种“生态”模式。把它列入未来的发展方向。

有了这样的成功例子。李明浩心中涌现了很多不同的想法,都是用天然作为目标。不过是否成功,就只有等待试验。

今天晚上的收获还是很多,李明浩更加感谢他姐姐李琴的细心,这小小的笔记本,帮李明浩解决的问题倒是不少.

看看时间,倒是不早了,李明浩盖了笔记本,上床睡觉.

………………....……………..

接下来的几天,李明浩都在“望峰山”忙碌着。几天过去了,山上的鸭舍,jī舍都已经搭好,围栏和网也一样准备妥当。

除了没有jī、鸭的身影在其中,倒是有模有样了。

到了第九天,王工头提前一天把路给修好了,只要让路面停个两三天,就可以通车了。

不过最让李明浩高兴的还是王工头的细心,因为知道李明浩急着要用路,所以,他后来,把路面改成一边向=先修,现在都已经隔了好几天,现在就通车都不会有问题的。

听到这个惊喜的消息,李明浩高兴得差点跳起来。“明天就可以去苗场,看苗了。”

“爸,明天我准备去买卖鸭苗,jī苗什么的,那里的好呢。”晚上吃饭的时候,李明浩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