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文学>都市>超级吸血蚊分身> 第 230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30 章(1 / 2)

虽然,有很多客户反映这里赝品泛滥,假货横行,不过,在一些真正的行家看来,这里却是古玩爱好者的天堂,只要你懂行,就是花很小的代价,也能淘出十分物超所值的东西来。

“走吧!从这里坐公交,应该五六站就能到了!”

收起手机,姜琪已经把一些关键信息记在大脑里,随后指了指附近一个公交站牌说。

公交车驶来,没想到这个时间还挺畅通,不大一会,就来到一片古sè古香的建筑前面。

看得出,圣千城虽然是一个繁华程度不亚于发达国家的超一流城市,经济非常繁荣,科技含量也非常高,到处充满着现代化的气息,不过,在城市的某一些角落,还是保持了老城的面貌,就像乡下的生活一样。

正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古玩字画渐渐成了有钱人和普通大众共同的一种产业话题,各地才兴起了不少古玩城。

乱世黄金,盛世收藏,在这泱泱盛世,古玩收藏是最容易升值的东西,发展至今,虽然不少人对这门艺术一窍不通,却还是都表现出越来越浓厚的兴趣。

三人看到街头上零星已经有些路边货,知道已经到了地方,跳下车拐个弯,进了古玩市场。

夕阳已经有些西斜,临近收摊,红彤彤的阳光照在古玩市场的空地上,让坐在路边摆摊的‘叔叔’、‘大爷’们像瘟jī似的提不起jīng神,似乎一天没什么好生意。

“大小姐,这种地摊货还用看吗?我想安老板对这种货应该没什么兴趣,我们还是直接去前面的大厦去好了……”

“那是当然!一个连店铺都租不起的人,只怕我给的起钱,他们还给不出货呢!走吧,我们直接去店里,直接问价格最高的看,到时候,你们也帮忙看着点,如果有什么好货,我们抓紧买了就是……至于价格么,你们不用担心,十几二十万的东西,就算干爹不报销的话,本姑娘自掏腰包,也是买得起的……”

第218章淘宝

姜琪他们查到的“夫子庙虫鱼花卉市场”位于圣千城的东南部,是中国南部名声仅次于“潘家园”的著名古玩市场。这在全天候营业,节假日都不休的地方,三千多个大小摊位补满大小空间,各种珠宝玉石、古董古玩、文房四宝、书法绘画、陶器瓷器及木器家具等琳琅满目,每天吸引了数十万游客,宛若一个民间搏物馆,平时,就连一些老外也经常慕名而来。

“夫子庙”不仅是普通收藏爱好者、游客淘宝购物的天堂,更是古玩业内串货的一大阵地,许多全国各地的专业的古玩商各自带着天南海北的货物,不等天亮就到这里来搜宝,为自己充实货源。

当然,古玩市场这些年之所以人山人海,越来越红火,最迷人的魅力就在于“捡漏”。

就像迷恋买彩票中大奖一样,许多人都怀揣着这个发财大梦,整天游弋于此,在各地新进货摊前揣摩品鉴,希望有朝一日能撞上大运,以低廉的价格捡到价值千金的“宝贝”。

当然,在行内并不等于不劳而获,守株待兔……

在这龙蛇混杂、鱼目混珠的地方,一些鲜活的事例每天都足以振奋一些狂热之徒的神经:1997年4月,著名摄影家李振盛从“潘家园”以称斤论两的价格捡到了万幅名家摄影原作的大漏,这批包括吴印咸、陈复礼、石少华等大师巨幅jīng装jīng裱原作,竟出人意料地被当做垃圾处理,李先生只花了630元,就淘走了价值几十万元的“宝贝”,一时引起轰动。传为佳话。

藏书家刘建业仅花了2000元便在旧书堆里慧眼识得19册65卷清代礼部珍藏过的明万历版《十三经注疏》。

当然,不光是有眼光的文人,就是菜鸟也是如此,就在这样完全不起眼的摊位前,有人曾经花了不足百元就能淘到了存世极少、价值不菲的元景德镇釉上彩高足杯、稀世唐三彩……

姜琪一直有一个疑问:明明像古玩市场这种场所。许多东西都是价值连城的,其财富值甚至会大于某个银行支点,按说,就算不在高档场所,也应该在考究一些的商场的,然而。在他的印象中,这些像农村大集一样的地方,总是破破烂烂的,周边连个jǐng chá 也没有,真为这片区域的安全堪忧。

“走吧,这些小摊一点人气都没有。我们还是直接上楼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