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文学>历史>甲申天变> 第170章 一击致命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70章 一击致命(2 / 2)

吴克善说的也很合情合理,进京朝拜小皇帝是分内的事情,亲哥哥看看孝庄这个亲妹妹,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卓礼克图亲王能早日解开河南局面,就是对万岁最大的安好,太后那边也是这么说的。”多尔衮说道:“太后也说了,亲王你就不必进京了,等平定河南之后再见也不迟……”

吴克善想不到多尔衮会这么说,面色一黯,歪头看看济尔哈郎,似乎是在寻求帮助。

济尔哈郎哈哈一笑:“睿亲王说的也对,国事总重于家事嘛。这时候见了皇太后也没有什么用处,不如等凯旋回来再见。万岁和太后都忧心眼下的糜局,解开这个局面还要靠你这个至亲,大贝勒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行,那我就不进京城,直接率领大军南下!”

……

相应的关防文书,一体的杂物琐事,都是早就准备好的,吴克善命人收好了,自是返身北去。

如了了一件大事一般,多尔衮也急着回去京城。

从多铎战死以后,就有很多风传,无非是要摄政王亲征南明的调子而已。

多尔衮亲征?这怎么可能?多尔衮就是再傻也不会撂下京城的这一大摊子去南边打仗。万一京城里头有了什么变故,岂不是悔之晚矣?

济尔哈郎和几个满洲老王爷早就蠢蠢欲动,好像还和豪格有了什么勾结,虽然多尔衮没有拿到什么确实的证据,可也不会认为济尔哈郎这个老狐狸会对自己有什么好心。

“等平定了河南,说什么也要找就机会把这只老狐狸弄下去。”多尔衮越老越难以忍受来自济尔哈郎方面的牵制,准备找个机会除去这个绊脚石。以济尔哈郎的威望和地位,直接杀死完全不可能,但是一步一步削弱他的实力还不是很困难。

尤其是南明的一小股jūn_duì 登陆金州地界,确实是很让人感动震动,虽然这种小规模的突袭注定起不了多大的波澜,也完全没有必要惊慌。多尔衮还是借此机会大做文章,把济尔哈郎的一部分力量调了过去。

在削弱济尔哈郎等人势力的同时,多尔衮也敏锐的感觉到有人在挖自己的墙角。

这种事情做的再隐秘,也不可能完全隐瞒的过去,一直把眼光放在内部的多尔衮已经开始觉察。

虽然还查不出什么,多尔衮敢断言这里头少不了他济尔哈郎的鬼影子。

是时候下手铲除这些不安分的老家伙了,再不下手的话,这些老家伙就会骑到脖子上来拉屎了。

多铎一死,满清的锐气就下去一多半儿,各种隐藏在强盛兵威之下的阴影也就开始显露出来。多尔衮用在内部的心思,远远多于外部。

攘外先安内,这是也是多尔衮不敢过多调集上手力量对付南边局势的一个根本原因。

一个贴身侍卫急急忙忙的走来,在多尔衮耳边密语几句。

多尔衮已是脸色大变,大骂了一句恨恨的看了看济尔哈郎,大声道:“备马,回城……”

虽然济尔哈郎距离最近,也没有听到侍卫说的是什么,只隐隐约约听到了一个人的名字,好像是在说苏克萨哈……

苏克萨哈绝对算是多尔衮手心里的人物,一看多尔衮的脸色就知道两白旗内部起了什么变故。济尔哈郎忽然感觉到慈宁宫大佛堂里的那个科尔沁女人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一个后宫女人,能够把手伸到多尔衮的内部,连郑亲王这样重要的角色都不知道,这足以说明什么了。

多尔衮快步上马,有些恼怒的抽了坐骑一鞭子。

坐骑并没有如往常那样飞奔而出,而是忽然人立而去如疯似狂的胡乱蹦跳。

多尔衮猛然被战马掀了下来,众人惊呼着赶紧过去搀扶。

一个缩肩塌背的身影一闪而没。

多尔衮大骂着起身,抬起鞭子抽打身边的侍卫,暴怒之情让人不敢靠近。

似乎是想着再次上马,多尔衮刚刚行走几步,猛然就扑倒在地,不住的高叫:“传医官,快叫医官,我的脚断了,要疼死我么……”

事起仓促,谁也想不到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尽管多尔衮疼的大叫大骂,还是等了足足有两柱香的功夫医官才小跑着过来。

多尔衮也是久经战阵的宿将,见过的大场面不计其数,自然不会对这种跌打扭伤在意。

撩开袍服,脱下靴子,卷起裤管,足踝处有一不大的伤痕,还正往外渗血。

这绝对不是什么扭伤,多尔衮很清楚自己是被什么人给暗算了。可刚才身边确实没有外人,难道……

多尔衮抬头一看医官,发现是个陌生的面孔,立刻大叫起来:“滚,滚开……”

本要取药的医官还没有明白是怎么回子事情,就被暴怒的多尔衮几鞭子抽打的血流满面。

绝对是有人暗算,只因为阴差阳错战马忽然发狂,这才没有伤到要害。

多尔衮如雪地里的孤狼一般,警惕着看着四周人群,似乎是想在这些人里头找出那个刺客一般。

“来人,抬我上马!”多尔衮明显不信任他贴身侍卫以外的任何人,大吼着让所有人后退,然后被几个侍卫架着上了战马……

在亲信侍卫的护持之下,多尔衮也不管这些官员,打马绝尘而去。

这些满汉官员大眼儿瞪小眼儿,谁也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睿亲王这是什么怎么了?不就扭伤脚脖子么?值得这么惊慌失色?

有些心思乖巧的,已经隐隐约约猜测到一些端倪。不过也就是一个模模糊糊的想法而已,不可能想的太多。

真正目瞪口呆的还是济尔哈郎。

多尔衮意外受伤,最大的嫌疑就是他济尔哈郎。

可天地良心呐,济尔哈郎敢拿自己的生命发誓:绝对没有暗算多尔衮。

对于济尔哈郎这样的老狐狸来说,真正的敌人是多尔衮系的人马。在没有除掉这些人的威胁之前,动多尔衮这个人绝对是最愚蠢的行为。

虽然多尔衮只是受了点儿小伤,可他济尔哈郎绝对是最大的嫌疑人。

不怀疑他还能怀疑谁去?

济尔哈郎也知道这一点,这个天大的黑锅就是不想背也得背了。可真正要对多尔衮下手的是谁?

想来想去,始终绕不过一个柔弱的身影。

肯定是她!

能在京城之内不动声色挖多尔衮的墙角,还能有谁?多尔衮要是有什么意外,最大的既得利益者绝对不是他济尔哈郎。

为什么偏偏选在这个时候动手?

一想到这个,济尔哈郎脑门子上的冷汗都下来了。

科尔沁精兵,就在几十里之外,一应的通关文书等物俱全,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就孝庄的亲哥哥,真要有什么事情发生,这些精锐蒙古兵肯定是慈宁宫大佛堂那个女人的力量。

到时候,他济尔哈郎就是最大的替罪羊。

明里暗里和孝庄互相勾结的济尔哈郎,一直以为自己是绝对强势的一方,现在才明白已经站到了悬崖边上……

“来人!”

“王爷——”

“调集所有人手,先把王府,不,先把皇宫……”饶是济尔哈郎见过市面,到了这个时候也是方寸大乱。

“王爷,咱们的人多去了金州……”

济尔哈郎这才想起来,自己的实力已经所剩无几。

一种无力感袭上心头,脚下都是软软的,好像是踩在云端一般……

终究是经过大风大浪的,济尔哈郎还是做了他唯一能做,而且是最正确的决定:“派人去拿了冬木娜,就是那个蒙古女娃娃,未来的皇后,不管怎么样,先把她拿下再说……”

冬木娜本是住在宫中,这一次吴可善到来,原本打算和她亲爹见面之后再共同进宫。不想多尔衮过于急切,也没有见成,现在还在昌平城里。

寒风之中,几十匹快马如飞一般奔驰而去。

两位摄政王都这么急切,就是傻子也知道肯定是发生了什么天大的事情。

可这样的情形之下,就是胆子包着天,也没有人敢问半句。

一个个大小官员也是有品有级的大员,平日里威风的很,现在却成了畏畏缩缩的小鸡一般,一个字也不敢多说。

回京城?

回京城已经明白什么用了,现在回去实在是太晚。

政治争斗,尤其是这种最高层次的争斗,一切都是波澜不惊的暗流之中进行,真到了兵戈相见的时候,说明胜负已分。所有的武力,都不过是清扫残局而已。

既然大佛堂的那个蒙古女人能挖苏克萨哈,就肯定能挖鳌拜,甚至还能挖更多的人,估计着理亲王和这个女人已经在一条船上。

人家等这个时机才发动,说明京城里早就布置好了,这个时候回去,除了是背起黑锅之外,什么事情也做不到。

济尔哈郎甚至可以断言,调蒙古兵的事情肯定是有孝庄的鬼影子,就算最后的决断权利在多尔衮手里,肯定也有慈宁宫的影响。

只不过无论是多尔衮还是他济尔哈郎,都没有看明白这一步凌厉的杀招。

现在能够阻止这个女人的,能够帮助自己卸下这个天大的黑锅的,只有一个人:多尔衮。

一直和多尔衮明争暗斗的济尔哈郎,这个时候反而想起多尔衮了。

只要睿亲王顺利回京城,就能用强力手段把那个女人压制住,这也是最后的希望了。

可惜的是。

可惜的是多尔衮根本就没有回到北京城,刚一进昌平的时候,这个皇叔父摄政王就“体力不支”,一头就从飞奔的战马上栽了下来。

多尔衮的身子骨儿,济尔哈郎清楚的很,虽然谈不上雄壮如牛,也是健健康康,绝对不是见不得风寒的病秧子。

一个身经百战的宿将,亲自上阵杀敌的事情也做过不少,身体再怎么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何况就在不到一个时辰之前,多尔衮还谈笑风生?怎可能忽然之间就从马上栽了下来?

济尔哈郎也是急了眼,不顾多尔衮侍卫的阻拦,奋力推开数人,就要往多尔衮“暂居”的屋子闯。

多尔衮现在是什么情况,这些侍卫清楚的很。济尔哈郎又是多尔衮的宿敌,怎么说也不会让他进去。

虽然不敢对济尔哈郎动手,这些侍卫还极力的用身体挡住济尔哈郎。

“进……进来……”房间里传出多尔衮沙哑而又虚弱的声音:“让郑……进来……”

闻得多尔衮命令,这些侍卫才闪身一旁。

济尔哈郎也不顾什么礼数了,挑帘子就到里间。

多尔衮面色如土,嘴角还挂着滑腻腻的涎水,似乎是想挤出一个笑容,却更显得狰狞恐怖。

“睿亲王,你是不是遭人暗算了?”济尔哈郎大声说道:“你可要挺住,传医官,我的医官,睿亲王勿疑……”

多尔衮好似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勉强把脑袋摇了摇,气息更弱:“毒……中毒……”

这才一个时辰的工夫,勇猛的皇叔父摄政王就已经成了这幅模样,济尔哈郎头皮头发麻了,唯恐自己也会被人如此这般的暗算了。

“睿亲王中的是什么毒?找医官解救哇。咱们大清国要出大事情了……”济尔哈郎几乎要哭出声来。

“无药……可救了,”多尔衮明显是精神恍惚着,木然的看着屋顶,说出一个个名字:“莽古尔泰……德格类……还有……先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