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文学>科幻>陆家闺秀> 14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42.(2 / 2)

谁知启程前得到消息,陆靖柔生了,生个女儿,因还在孝中,不好大操大办,就请了相熟的几家亲戚一起吃顿饭就罢了,陆宝菱看着襁褓中的孩子叹气:“哪怕生个女儿也好啊,总胜似没有。”

陆靖柔刚生过孩子,面色红润,一看便知被照顾的很好,笑道:“你还怕生不出来吗?早晚的事,这事也急不得,你越是盼着,就越是没有消息,你哪天不想了,也许就有了,都说有心栽花,无心插柳柳成荫,这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陆宝菱嘟着嘴道:“姐姐儿女双全,说这话自然轻松。”陆靖柔不禁一笑。

陈文宁给女儿取名素娘,小名就叫素素,办完了洗三礼后,陆宝菱就和徐广庭一起,马不停蹄的去了庄子上。

徐老夫人正和徐若秋几个人一起赏菊花呢,见了二人来也都十分诧异。

徐广庭笑道:“快入冬了,天气越发冷了,我和宝菱来给祖母送些东西,也趁着这时候松快松快。”

徐老夫人忙不迭的赞同:“好好好,不管是朝中的事情还是家里的事情都是永远操心不完的,如今秋高气爽,出来走走也不错。”又叫人准备了菊花糕。

陆宝菱则抽了空子去见了于太医,说明了来意,于太医也是个爽利的,当即给陆宝菱把了脉,再三的细细诊了,道:“郡主实在没什么病,许是郡主求子心切,太心急了,不如放松心情,只怕还容易些。”

陆宝菱心中略微放心,又担心问题出在徐广庭身上,死活的拉了他来把脉,也说吗,没什么问题,徐广庭道:“成亲十年八年才又子嗣的也有,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左右咱们慢慢等就是了。”陆宝菱却有些黯然。

天气慢慢凉了下来,这日子也就一天天悠闲地过,可徐若霜却急了,徐若兰出嫁也有三个多月了,按理说也该说她的亲事了,却一直没有动静,这才放下了端着的架子,去了陆宝菱那儿,陆宝菱正和丫头对做秋衣的帐,见了徐若霜来,纵然心里不大高兴,也是热情的招待了。

徐若霜即使求人也不改贪心的本色,见了桌子上摆着的几匹绸缎庄送来的料子,有些眼馋,陆宝菱看在眼里,心下厌恶,示意松月把东西收拾了,笑道:“妹妹来是有什么事么?”

徐若霜也不能直剌剌的问怎么还没有给我找夫婿,支支吾吾半天也说不到点子上去。只是一个劲的夸陆宝菱屋子里的摆设,陆宝菱哪里还不清楚,心里偷偷地笑,等徐若霜走了便去了大夫人那儿问大夫人的意思,大夫人这阵子迷上了看戏,每隔两三天就要在家里搭个小戏台。

陆宝菱去的时候大夫人正看到四郎探母,眼泪汪汪的,擦着眼泪道:“我也托人寻了,有个年纪合适的,可却都是出身商贾。老爷不大愿意。”

其实要徐若霜嫌贫爱富的性子,只怕宁愿嫁给商贾也不愿嫁给翰林呢。

陆宝菱道:“这嫁人毕竟是一辈子的事,各人入各眼。老爷不同意,夫人可曾问唐姨娘的意思?若是唐姨娘愿意了,就是老爷也不好说什么。”

大夫人眼前一亮,是了,那母女俩惯会嫌贫爱富的。知道给说了个富商,定然高兴。

遂叫来了唐姨娘,说了说:“……家住绍兴,家中五个兄弟,他是最小的,因兄弟之间隔得远。他的大侄子都和他一般年纪了,且他的四个哥哥都各自成家立业了,也说不上什么争夺家产的事。父母怜他最小,婚事一直没定,说也不图女方的什么嫁妆,也不要求嫡庶,只要出身名门。说出去好听就成了,虽说是远嫁。可嫁过去就是正头奶奶,家里有房子有地,还有几十间铺子,光收租子这辈子就花不完了,锦衣玉食的,可老爷说是商贾人家,不大愿意,我想着你是若霜的亲娘,你若是愿意了,老爷那儿我就负责说服。”

唐姨娘喜不自禁,细细的盘算起来,家在绍兴,是远了些,可天高皇帝远,若是那家人在绍兴是富贵人家,岂不跟土皇帝一样?

又是幼子,父母最疼幼子了,将来分了家私房的好东西也少不了,定是都给小儿子,嫁汉嫁汉,穿衣吃饭,只要吃得好住得好,那个名声也就无所谓了,于是笑道:“叫夫人费心了,老爷不知道,可夫人定明白,这女儿出嫁,最要紧的是夫家好不好,虽是商贾,可兄弟多,出了事也有人相帮,又是吃喝不愁的……”

说到这儿,她心中一警醒,这么好的亲事,夫人怎么会便宜了若霜?难道男方有什么隐疾?遂改口道:“话这么说,也要先相看相看,若真是个好的,这自然是一门极好的亲事。”

徐大夫人笑道:“你放心,人我是见过的,是极好的。”唐姨娘却一副不相信的样子,坚持要亲自相看。

徐大夫人便把蒋太太请了过来,蒋太太乃是蒋寒的长兄蒋冰的妻子,蒋寒的嫂子,蒋冰去年将铺子开到了京城,蒋太太也跟着过来了,偶然间见过两回,一来二去的说上了话,能为幼弟求娶武英侯的妹妹,这是多少人眼红的事,和武英侯成了亲家,以后蒋家的生意谁敢小瞧了?

即便听说了这位徐若霜品行不怎么样,蒋太太也没有在意,娶回去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也就是了,又不叫她管家理事。

听徐大夫人有请,便知是相看了,带着蒋寒去了徐家,唐姨娘和徐若霜在屏风后头瞧了,果真是个清俊的年轻公子,徐若霜一见便心动了,回去便嚷嚷着叫唐姨娘答应这门亲事,唐姨娘也没瞧出什么来,自然应了,大老爷虽然不答应,可也架不住唐姨娘的哭闹,想着蒋寒的确是个清俊乖巧的公子,也就应了。

大夫人把置办嫁妆的事又交给了陆宝菱,这回陆宝菱是轻车熟路,不到一个月便把嫁妆置办齐全了,这个时候徐大夫人已经和蒋家过了三书六聘,蒋太太更是写信回去,请了蒋老太太入京为幼子操办亲事,徐家这才知道蒋寒的父亲已经去世了。

婚事定在了腊月初,原本徐大夫人说过了年再定婚期,也显得女儿家矜持些,可唐姨娘却说,有钱没钱,娶个媳妇好过年,这也是给蒋家面子,给徐若霜做脸,遂定在了腊月初,瞧这急不可待的劲儿,徐大夫人很是看不上眼,自然也就不管了。

十一月初的时候,徐若霜得知自己的嫁妆置办好了,去看嫁妆,便开始了挑剔,金首饰不够多,珠宝首饰上镶嵌的珠宝品相不够好,衣服的料子不是最贵的。家具不是黄花梨的,古玩都不是特别珍贵的……

陆宝菱才不理她呢,大夫人给的银子一样,陆宝菱便置办了和徐若兰一样的嫁妆,当初徐若兰满怀感激,徐若霜却百般挑剔,见陆宝菱不理她的茬,徐若霜便有些恼怒,想上去找她理论,却被回娘家的徐若兰拦住了:“都快出嫁的人了。你就消停些,办婚礼的时候还指望着嫂子给你做脸呢,你得罪了她有什么好处?况且这嫁妆和我的一样。母亲也一样给了你两千两银子做压箱银,你也别不知足了。”

徐若霜却很不耐烦:“姐姐只不过嫁给了五城兵马司的一个穷官罢了,有这些嫁妆自然就觉得了不得了,我可是嫁给绍兴的大户人家呢,人家锦衣玉食。绫罗绸缎的,这点子嫁妆人家才瞧不上眼呢,我可不愿意被人挑剔嫁妆少。”

徐若兰被这话气的脸色发白,也不愿意再理她了。

徐若霜想来想去,都觉得不解气,想起前阵子紫云的事。计上心头,把自己身边一个叫云霞的貌美丫头给挑了出来,反正这丫头长得这么漂亮。狐狸精一样,是不能带过去的,不如便宜了自家哥哥。

徐广庭看着眼前的云霞以及得意洋洋,觉得做了多大的好事似的徐若霜,恨不能一掌把她拍死。徐广庭什么也没说,只是吩咐小厮:“你去告诉母亲。二姑娘如今还不适合出嫁,先把她留下来学上一两年的规矩再说,免得家去人家家里闯祸。”

徐若霜脸色大变,气道:“我是为了三哥好,嫂子这么久了都没有身孕,万一她生不出来呢?云霞是我身边伺候的,最老实了,哥哥收了她给哥哥生儿育女,也算是她的福气了。”

徐广庭嘴角抽了抽,叫人把徐若霜拉了下去。

徐若霜偷鸡不成蚀把米,气得不行,又真怕这门亲事黄了,又去求大夫人,大夫人早就气得半死了,从没听说过姑娘家把自己的丫头给哥哥做通房的,这也太没规矩了,气的心窝疼,更想早点把徐若霜给打发出去。

就这么忙忙的进了腊月,陆宝菱还见了蒋老太太一面呢,是个打扮华丽,很是严肃的女子,她对这门婚事倒没什么反对的,还给了丰厚的聘礼,足足有七十二抬,比徐若兰出嫁时赵家的聘礼多了一倍。

徐若霜更是得意洋洋,又要求把这些聘礼全都放在她的嫁妆里,大夫人原本就不图这个聘礼,当初徐若兰出嫁,她不光把聘礼搁在了里头,还另外贴补了银子,可徐若霜这么直剌剌的问到脸上来讨要聘礼,叫她觉得十分讨厌,因此,只把聘礼放进去了,却没另外掏银子。

腊月初九,徐若霜出嫁了,先是嫁到了蒋家在京城的宅子里,三朝回门之后,便跟着蒋老太太一家子回了绍兴。

蒋家离京,徐大夫人为了不惹人闲话,是亲自去送了的,从码头回来便说吹了风不大舒服,陆宝菱张罗着服侍大夫人歇下,又去看望了徐老夫人,徐老夫人这次回来参加徐若霜的婚礼。

又要快过年了,索性不回去了,徐若秋的病也有了大的起色,只要吃药调养罢了,陆宝菱又要叫人单腾了一间屋子出来给徐若秋熬药——这可不是什么光彩事,要防着人家知道才是。

要说这也是个多事之秋,这才到年下呢,陆万林又生病了,徐大夫人知道陆万林一向最疼爱陆宝菱,就把预备过年的事接了过来,叫陆宝菱回陆家侍疾,陆宝菱便暂时搬回了陆家,徐广庭虽然没跟着一起搬回去,可也是三天两头的去瞧。

陆万林的病也不是什么大病,到底人的年纪大了,身子骨不如从前,稍微不注意便这个不舒服那个不舒服,一来二去的就成了病。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