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文学>科幻>陆家闺秀> 115.回家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15.回家(2 / 2)

端王爷面无表情,看着失魂落魄的侄子,最终还是道:“你们都进来吧。”

所谓兵败如山倒便是如此。李慕容又重新回到了当初端王爷囚禁他的囚室,如今,又多了一个陆如玉。

如果说李慕容对不起谁,那除了云太妃便是陆如玉,云太妃为了让李慕容有个名正言顺起兵的机会,便自尽然后嫁祸给太后。让李慕容能以为母报仇的旗号反抗。

而陆如玉,却为了李慕容背叛了陆家,背叛了自己的亲人。李慕容愧疚的看着陆如玉。她没有哭也没有闹,更没有伤心难过,只是呆呆的坐在一旁,神色难辨,他将她揽入怀中。轻轻说了一声“对不起”。

陆如玉却抬头看他,双眸明亮似星:“你喜欢我吗?”

李慕容轻声道:“我爱你。你爱我吗?”

陆如玉点头:“我爱你。”

此时两人心中有同一个想法,那就是:为了这个爱字,自己牺牲什么都是值得的。

厮杀一直持续到第二天的拂晓,此时旭日初升,京城却如同死一般的寂静,惯穿整个京城的两条大街上布满了尸首,街两旁的建筑也多成了断壁颓垣,只是隐约可见,东南西北四面的城楼上高高悬挂着丁姓的大旗,京城,再一次经受了血的洗礼和清算。

而皇宫之中的李慕良,坐在皇位上看着空无一人的大殿,这天下,终于又回到了他的手中,李慕容,我曾经对你是那样的容忍,只因为你是我的弟弟,可是如今,你不仅夺去我的皇位,诬蔑我的出身,还要对我赶尽杀绝。

如今,我终于回来了,我终于明白,做皇帝,就要无情,绝情,做一个屹立不倒的皇帝,就要六亲不认,从此,我将狠下心肠,谁也别想从我手中夺去分毫,多谢你,弟弟,让我用这半年的苦难明白了这个道理。

虽然仗打赢了,可是还需要善后,韩千帆和韩云父子不知所踪,更让人觉得奇怪的是陈毅宁,他虽然被派到军中,却没有做什么事,直到丁冶文的jūn_duì 攻进城,他还在营帐中喝酒,被抓的时候也没有任何反抗。

凡是李慕容一党全都下了天牢,不仅有军中的守将,还有朝中的官员,正如陆万林所预料,李慕容一登基,那些隐藏在水下的势力全都浮了上来。

他们或许没有对李慕良落井下石,也或许没做什么丧尽天良的坏事,但他们的的确确是李慕容一党,这些人也都立即被关押到了牢里,一时间,不管是刑部大牢还是诏狱,都人满为患。

这些事大都是丁冶文在做,徐广庭和陆宝菱则找到了徐宗政的尸体,带回了家安葬,徐家原本知道徐广庭要回来,陷入了狂喜之中,如今又得到徐宗政的死讯,大喜大悲之下,徐老夫人第一个倒下了。

可如今京城乍逢大劫,想要好好地置办丧事也不能够了,只能先停灵在家,徐广庭又被召进了宫,李慕良如今已经知道李慕容被端王爷藏了起来。

他如今可没有上回那样的心慈手软,立刻命徐广庭带兵去端王府,无论用什么手段,都要把李慕容带回来,若是反抗,那就格杀勿论。

徐广庭心中一凛,领命而去。

而端王爷,此时正听陆如玉讲一个隐忍了多时的阴谋:“……我嫁给李慕容之前,就知道他有一天会造反,是祖父告诉我的,他叫我帮助李慕容,取的他的信任,让他顺利登基,只有他登基,他的势力才会无所顾忌的显现出来,想要一个太平的朝廷,就必须将这些人斩草除根,这些也都是祖父告诉我的,所以,我从一开始就是站在李慕容的对立面,我帮他,只是为了害他,我给皇上下蒙汗药,模仿诏书,让程怀玉帮我,也都是为了这个。”

“可让我愧疚的是,他一直对我很好,我为了大义不得不对不起他,如今,我想用我这条命来报答他,如今皇上志在必得,一定要取他的性命,想必这也是端王爷不愿意看到的吧,那就把事情都推到我身上,是我想做皇后,推波助澜,模仿诏书,又陷害了皇上,端王爷可以这么说,我死不足惜,只愿能救李慕容一命。”

端王爷不禁为之动容,他道:“有你祖父在,皇上怎么会杀你?”

陆如玉坚定地摇头:“我只想李慕容活着,至于祖父和父母的养育之恩,我只能下辈子再报了。”

话音刚落,徐广庭带人闯了进来:“我等奉命捉拿逆贼李慕容。”

端王爷眉毛一竖,徐广庭咳了两声,道:“还请端王爷莫让我为难。”

端王爷道:“你带我去吧,我去和皇上说。”

徐广庭道:“皇上说了,无论如何要把李慕容带回去,若有反抗,格杀勿论。”

端王爷瞪大了眼睛。

陆如玉上前道:“姐夫,你把我带过去吧,我是李慕容的妻子,也能给皇上一个交代了。”

徐广庭看了他一眼:“不光是我,连皇上也清楚地记得,当时是你把我们放了出来又送出了京城,说你是主谋,你以为皇上相信么?”

他又对端王爷道:“王爷,恕我直言,皇上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皇上了,以前皇上一时的心软却换来了半年的颠簸流离,如今,他又怎能容忍罪魁祸首活着?王爷若是不放心,可随我一起面见皇上,有什么话,当面说还方便些。”

端王爷只得应了。

他带着徐广庭来到了囚室,却发现李慕容已经倒在了地上,手腕被割破了,血肉模糊,旁边是碗的碎瓷片,囚室干净的墙壁上鲜血淋漓的八个大字:

“罪在慕容,莫伤如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