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解,便与他介绍道:“这《无量寿经优婆提舍愿生偈》乃是依无量寿经而作愿生偈,赞叹极乐净土之庄严,阐说修习礼拜、赞叹、作愿、观察、回向等五念门,劝往生西方。经中又说修习五念门可得种种成就,......,速成就菩提。”
净涪凝神听得一阵,拨动着佛珠的手指都是一顿。
他是识货的人,只听可寿金刚这么简单又概括地介绍过这部经文,也能够看得出来这部经文对现今景浩界的冲击。
这冲击不单单是冲着天静寺去的,还是冲着妙音、妙潭等六分寺去的,更甚至,它还是冲着这整个景浩界去的。
自佛门起,至道门、魔门,但凡有凡俗百姓生活的地方,都将是这浪冲击前进的方向。
它甚至所向披靡。
自景浩界世界成形之初,自景浩界中凡俗百姓扎根之始,自景浩界中有人凭借灵根修行,超脱于凡俗之外以后,但凡心有向往之人,谁不渴望着自己也能有那么一日?
出入青冥,翻天覆地,超脱凡俗,享大自在,得受极乐,不必被困于凡胎,终身局限于一镇之地,成为他人欺压逼迫的对象......
谁不渴望着自己能有这么一日?
在之前,他们是没有办法,谁让他们没有灵根,谁让他们不能修行,命数如此,他们只能认命。
后来佛门在此地开山,无论内里的实情如何,摆在世人面前的,就是佛门无法破开道门、魔门的根本局限。能够修持佛门法门,超脱凡俗的,依然只能是身具灵根之人。
他们只能继续认命。
哪怕后来,同样没有灵根不过一介凡俗的可寿僧人破开了那道坚不可摧的桎梏,成功登临极乐净土,也只能让他们抬起头来观望一阵。可观望之后,他们又一次低下了头去。
哪怕先有了第一个可寿,后又有第二个、第三个乃至第四个登临极乐净土的凡俗僧侣,也都于事无补。
这景浩界里万万年,像可寿僧人这样的,也就只有屈指可数的那几个而已。其他的,却仍旧是一代又一代的蹉跎。
但现在情况又不同了。
不论可寿金刚以后将面对什么,他又都会是个什么态度,单只他拿出这么一部经典来,就已经为这景浩界无量量凡俗生灵指引了道路。
这一部经典一出,有静檀寺佛统再传,再有恒真僧人行动,景浩界的凡俗百姓们哪怕一时还在观望,此后也必将疯狂。
这股疯狂一旦爆发,将是一股谁都无法阻止的洪流。
左天行做不到,他也不能。
谁都不能。
面对这一股洪流,聪明人唯一能够做的,并不是螳臂当车,而是随波逐流,更甚至是自己攀上浪头,引领浪潮。
而在这方面上,他其实又比其他所有人都要来得有优势。
左天行,包括现如今陷于心魔宗里的当前皇甫成,也都被道门、魔门本身的桎梏所局限,无法多做些什么,只能静等。
等到这一股疯狂的浪潮潮头呼啸汹涌而过,等到那些疯狂的凡俗百姓冷静下来,他们才能重整旗鼓,拾山河。
但净涪却又不同。
静檀寺、天静寺有他们指引凡俗僧人超脱的法门,妙音寺或者说净涪,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