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文学>其他>清平乐> 分卷阅读45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45(1 / 2)

’。大师就让我们住的这道院子,也沐一把高阁禅意好了。”

要是寄声在这里,就会说这真是一个高级的马屁。

可知辛不像他那么刺头,只是觉得李意阑不仅枪耍得好,似乎也挺会说话。

于师爷被关起来了,郡守到牢里审问去了,衙门里没了主事的人,幸好城门并不算太远,李意阑便也没备车马,领着知辛步行上了大街。

饶临封城已有两个月了,可市井中熙攘的迹象还是一如既往,不管白骨背负着多少冤屈,天下的大体还是太平的。

李意阑是个实干派,走起路来飞快,知辛却像头老牛,眼不视路、慢慢悠悠。

他喜欢到处看,捏糖人的小摊上瞥一眼、算命测字的也瞅一眼,唇角细不可查地往上翘着,观望的动作也很小,只是眼珠子在横向动来动去。

李意阑不小心地瞥了他几眼,也不知道他在笑什么,就是觉得他这个模样很有灵气,能够看见自己看不懂的乐趣。

有灵气的大师就这样“东张西望”地走了半里地,然后忽然停了下来。

李意阑不明所以,看了他一眼,发现他在看别处,于是顺着他的视线去看,可是茫茫大街都是人,李意阑不知道哪个才是重点,他疑惑道:“大师,怎么了?”

知辛闻言看了他一眼,笑着又将目光投到了人群里,抬手指着道:“那人应该是在行骗。”

指向比眼神的范围要小多了,李意阑这次顺着他的食指,在斜对面的巷子口锁定了一个灰袍道士。

那道士头戴法冠,背负桃木剑,走起路来衣袂飘飘,看背影还真是有那么两分仙风道骨。

至于行骗,那道士很快就消失在了巷子里,就这么突然的两眼,隔着一条官道和半边摊位,李意阑压根没看出猫腻来,他好奇地请教道:“大师是怎么看出来的?”

知辛:“他的道袍上有‘太玄’这两个字,可武薪山的道袍是素服,只字无有,他不是太玄殿的道士,这是第一个谎言。第二,你可能没看见,他是跟着一名妇人进的小巷,那妇人满脸恸色,怕是家中遭遇了什么不测,有德的道士被称作天师,要是我猜的没错……”

知辛笑着说:“那位施主,扮的应该就是一名善于斩妖除魔的天师。”

李意阑头抬得晚了,确实没有看见什么妇人,不过“太玄”二字就在道士的后背上,他看是看见了,可鉴于从没注意过太玄殿道袍上的细节,因此看见了也不能像知辛那样洞察世事。

古人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见得多了方知广博,有了参考才能辨别对错。

李意阑一边服气,一边好奇地给知辛出了个问题,他笑着说:“那看到此地有人在招摇撞骗,大师准备怎么办?”

知辛和和气气地将皮球又踢了回来:“我会怎么办,李兄的态度占一半。”

李意阑挑了下眉毛:“请问大师,这是指我哪一方面的态度?”

“时间上的态度,”知辛怡然地说,“你要是赶时间,我就假装没看见。要是不赶,我就到那巷子里去看一看。”

“如此,那妇人走运最好,有个万一真被骗了,大师就可以告诉自己,错不在己,都是李意阑非要赶路所致,”李意阑条分缕析完,看着知辛笑,“我说的对么,大师?”

知辛事不关己地合起双掌,念起了阿弥陀佛:“公道自在人心,我可什么都没有说。”

李意阑直接乐出了声:“大师不是凡人,自然是无声胜有声,我不赶时间,不敢赶,也不能赶,请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