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文学>科幻>带着空间闯六零> 分卷阅读15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159(2 / 2)

李蓁蓁看到,在印章的肩部那里,用隶书雕刻着“大魏受汉传国之宝”的字样。而在另外一边,也有“天命石氏”的隶书字样。

此时此刻,李蓁蓁的心里,已经隐隐有了猜测。

她深吸一口气,猛地把印章整个翻过来,果然在底部看到了八个大篆: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看到这八个字,李蓁蓁心里咯噔一下。难道,这就是传说中的传国玉玺吗?

其实,早在李蓁蓁看到印章的黄金角时,她就已经有了这个大胆的怀疑。

传国玉玺在它诞生之前,就已经有了相当传奇的色。

相信只要是华国人,都听说过和氏璧的故事。

根据上古史料的记载,和氏璧似乎是天外之物,有可能是一种从未见过的陨石。

它最初被人们发现的时候,还因为没有人识货,而备受嫌弃。

后来,它成为了历史上一块著名的美玉,成语“价值连城”的典故,就是出自于和氏璧。

相传,为了得到这块和氏璧,秦国甚至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由此可见它的珍贵。

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之后,就得到了和氏璧。他下令李斯用这块和氏璧,做成了传国玉玺,上面写了八个字,正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从此之后,传国玉玺,就变成了封建皇权的最高象征。

历朝历代的皇帝,谁要是得到了这个传国玉玺,谁就是正统合法的“君权神授”。否则,就是底气不足的“白版皇帝”。

玉玺上面用黄金补全的缺角,据史书的记载,是王莽篡汉的时候,逼迫太后交出传国玉玺。太后一气之下,就把这个玉玺摔在了地上,导致玉玺摔坏了一个角。后来,王莽让人用黄金把它补上了。

李蓁蓁发现,这块黄金,经过长期的磕碰,现在已经彻底地变形了。

到了曹丕篡汉,就在玉玺的肩部,刻上了“大魏受汉传国之宝”的字样,以此来证明自己并没有篡汉,真的是欲盖弥彰呢。

至于旁边的“天命石氏”,是十六国时期的后赵皇帝石勒让人刻上去的。

这个传国玉玺一直传到了北宋。

在传说中,是在靖康之难的时候,跟随北宋的两位皇帝,一起被金兵掳走了,从此消失在了茫茫的大漠之中。

后来的统治者们,穷尽所有的办法,都没能再找到这个传国玉玺了。

那么,李蓁蓁手里的这一块玉玺,会是传说中的那个传国玉玺吗?它又为什么会出现在香江呢?

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在宋少帝赵逃难的时候,跟随着赵,流落到香江的。

但是,根据传说,传国玉玺,应该早在北宋灭亡之时,就已经消失了。

南宋的皇帝,毕竟只是侥幸存活的皇族,他们会拥有那个象征着正统地位的传国玉玺吗?

李蓁蓁不由得想起了一个野史中的记载。

靖康之难发生之后,赵构建立了南宋王朝,为了赎回自己的生母韦太后,和宋徽宗的遗体,他答应金国诛杀了岳飞,终于让金国放归了韦太后,并送回了宋徽宗的灵柩。

说到这里,还不得不提到一个插曲。

传国玉玺传到了宋徽宗的手中时,他曾经派人刻了九个外形一模一样的玉玺,与真正的传国玉玺一起,组成了十个印章。

宋徽宗被金国俘虏了之后,只交出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