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李信召集了六部重臣以及都察院官员们商议大事。这一次会议的主题,便是为了土断之事。
所谓土断,在魏晋南北朝之时其实进行过多次,但最有影响的还没有出现过。
其大致上的意思,其实就是整理土地以及tiáo整行政区划的问题。而通过这样的做法,能够达到厘清境内田亩,清点人口,使得国力增qiáng的目的。
如今大唐正值发展壮大之时,最需要的便是人口资源了。单单依靠着战争从外面占据土地而获得人口,或者是单纯的依靠着流民加入,这是无法解决大问题的。
这也就导致了,时至今日,其实还是有大量的人口和税收,都隐藏在了这些世家大族的名下没有释放出来。
如果不是因为这样,像是高士昆那些坞堡主们,根本不可能在李信严格限制了私兵之后,依然还能够发动起叛乱来。
虽然因为李信执行的新政,所以,投献于世家大族的百姓减少了很多。便从前便依附于这些世家大族、地方豪qiáng的百姓还是很多的。而他们一旦是投献之后,想要再恢复自由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因此,他们这些年来过的都是和以前没有什么差别的日子,只是在权力以及任用上面受到了一定的削弱而已。但对于他们荫客的特权,其实依然存在着。
这些人因为在地方上扎根多年,颇有势力。所以,初始之时为了地方稳定,李信也没有对他们怎么样。
但朝廷之中没有,并不意味着世家大族的力量在大唐就不qiáng大了。各地郡县之中,多少都存在着一些地方豪qiáng大族,俗话说的地头蛇。
看看如今大唐朝廷中真正掌握权力的那些人,基本上都是跟随李信一起走过来的那些老人。
而到了后来,虽然因为地盘的扩张,对于人才的需要,慢慢的吸收了各地的一些士族望姓进入体系之中,但这些人其实并不占据主流。
大唐有没有这样的情况呢,相比起燕晋来说,自然是要好得多了。这是因为从一开始的时候,华山军崛起便是由一股流民而来,其中并没有任何世家大族的力量在。
这些势力与其说是国家,倒不如说是统一在世家大族共同利益上的一个团体联盟而已。
让司马氏对这些世家大族动手,那无疑是自掘坟墓,自断根基的事情。不但是江左朝廷,其实就是燕国也是一样的情况。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东晋朝廷的根基,便是这些拥立他的世家大族。
自东晋立都江左之后,内乱一直不少,其根源还在于是这些世家大族争权夺利的缘故,但江左朝廷却根本就无法禁止。
无论是谢氏还是王氏,又或者是如今最风光的桓氏,哪一个不是门户万千,田宅连片呢!若是这些家族愿意将自己手中的好处给让出一点点来,恐怕整个江左都要富得流油了。
如今的江左之地,基本上便是这个样子。朝廷的一切大权,看似掌握在司马氏的手中,其实都是在那些世家大族的手中转圈圈而已。
如果说他们冷眼旁观王朝的覆灭,这还只是间接的话,那其中的一些人借着这种特权大肆的扩充兵力。从而变得比朝廷更加qiáng大,反过来一举将王朝给覆灭掉,那就真的是可恶之极了。
因为改朝换代并不能让他们怎么样,大部分世家大族依旧是享受着新朝代带来的特权,继续从前的作恶。
然而,那些在中间同时吸饱了百姓与朝廷鲜血的世家大族,却在这样的风bào之中几乎是置身事外。
最后的结果,自然就是民怨沸腾,大家都揭竿而起,将这个朝廷给推翻掉了。
而朝廷为了能够生存下去,就必然会对剩下的那些百姓更加严厉的剥削。如此一来,便会陷入到一个恶循环之中,越是人少便越是加征,越是加征便越是人少。
随着越来越多的百姓投身于世家大族之中,那么政府可以征收的税收与民力就必然会大幅减少。同样的一个国家,在消耗并不减少的情况之下,收入却大大减少了,谁都明白这会是个什么后果。
偏偏,政府的法令却又是优待拉拢这些世家大族,所以,不但不制止这种与政府争抢百姓的行为,还在法律上面把荫客制度确定了下来。如此一来,便使得各个世家大族接纳投献百姓成为了一件正常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