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文学>历史>东晋唐王> 第四百九十八章 汝知祖逖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四百九十八章 汝知祖逖否(1 / 2)

“坐坐坐!你我也相识这么久了,在我这里,不必如此多礼!”李信走到上首坐了下来,一边对他说道。郗超在下首坐了下来,沉吟了一下后才说道:“还得先恭喜大将军,去岁之时家中更有璋瓦之喜,添丁进口了!桓公闻听之后,本想当时便派人前来道贺的。但大将军也知道,豫兗战事不利,故此便一直拖了下来。这一次,桓公派在下来,便带来了一些贺礼,不成敬意,请大将军收下!”

说完之后,便直接递过来一张礼单,让李信过目。李信接过来之后,并没有打开来看,而是直接就放在了一边。

“敬舆兄,刚刚我不是说了吗?咱们两人也是老相识了,所以,有些话你也不必拐弯抹角的,但说无妨。我明白,你此次来绝对不会是为了我家那两个小家伙的!说说吧!桓大将军这一次派你来,可是为了我称王之事?”李信面带笑容的看了郗超一会之后,这才悠悠说道。

“敬舆兄可知道祖豫州否?”李信沉吟了一下,忽然问道!

郗超早知道不会这么容易,但此时他也没有其他办法,只得继续说道:“大将军言重了,桓公知道大将军为难之处。所以,这一个归顺也只是一个名义上的事情而已,凡是华山军的一切事情,朝廷皆不会干涉,只要不与朝廷为敌,不损害朝廷利益便可!这样的话,其实和现在并没有太大的差别!”

终归,这个时候的江左,还是很多人,尤其是士族所认可的正统所在。自己既然从未置身其中,又何必进去淌这趟浑水呢!

既然从前没有过统属关系,那就始终不要有最好。否则的话,日后再有其他想法,便很难洗刷一个不忠不义的名声了。虽然说李信对这个是不太放在心上,便底下的人呢?还有那些招揽的人才与官员呢?

“呵呵,你说错了,这可不是皆大欢喜之事,只能说是你们欢喜之事啊!以敬舆兄之智,难道不知道我称王与你们封王有什么差别吗?这件事情说出去的话,恐怕底下立刻便起波澜了!”听到这个建议,李信哪里不明白对方的意思,当即便笑道。

“大将军可归顺朝廷,以大将军如今之实力,到时候桓公再上奏力争的话,大可由朝廷封王啊!如此一来,称王之事既不必取消,又可皆大欢喜,岂不是美事?”

“你说说看!”

“大将军所言,在下都明白!想让大将军取消此事,的确是不太可能了!既然如此,咱们不妨换一个办法如何?”郗超沉默许久,这才说道。

既然如此的话,那就只有退而求其次了。

想到这一些,郗超便明白要想让李信打消称王建元的念头,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除非桓温能够提供比这个更大的利益,但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信若是在这个时候与大家的意愿相反,恐怕便会失去一部分的民心士气,这对于李信来说,也是损害自己利益的事情。

毕竟,单单以全军将士与文武官员来说,李信若是不进一步的话,他们又岂会有更大的盼头,又岂会有更多的利益呢!

听到这话,郗超也不由的动容了。他倒不是怀疑李信借着民意来压自己,而是他非常明白这其中的道道,的确是如同李信所说的那样。他称王之事已经不是一个人的事情,而是整个华山军全体军民的大事了。

见到郗超一时间无话可说了,李信便接着说道:“我称王之事,非为一己之私,乃是全军上下,境内百姓民心所向。我与桓公虽然有些交情,但我终究是华山军的大将军,我要照顾的不是桓公及江左朝廷的想法,而是我治下百姓及麾下文武军将的想法!他们盼望着我能够称王建元,我若是为了一己之私而否决了此事,敬舆兄觉得我能与底下人交代吗?你这分明是害我也!”

“这个我信!桓公若是亲自出马的话,应该是能够有不小战果的。但他要是对上慕容恪等人,究竟是否能够取得全胜可就未必了。毕竟,当初在洛阳城一战,若不是慕容恪主动后撤的话,恐怕后果也未可知啊!”听到这话,李信点了点头,笑道。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