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昂头凝望他,清癯的脸满是岁月刻下的痕迹。额头上深雕出道道皱纹,眼睛略微一眯,眼角便扯出粗粗浅浅的纹路。唇边也有抹不去的细纹,笑起来时细纹愈深。眸子已不复年少时的晶亮,带着淡定的沧桑,却更加勘透人心。
建宗立派,成为一代大宗师,这是所有佛法大家的理想,也是他从十三岁起树立的志向,却在五十三岁时抛弃了。他余下的生命里,一心扑在译经上,没有著书立论。1在很多中土的佛教徒看来,能译出如此多重要的佛经就是无上的贡献。但对于他本人而言,译经是牺牲了他四十年的理想,用中国人能理解的方式让佛教迅速传播。要怎样的痛定思痛,才会让他作出这样的取舍?
而他,果真如后世一些佛教史家认为的那样,只是佛教传承中一位成功的教义传播者,一个〃才俊明义〃的法师吗?
他的弟子,什门四圣之一的竺道生,提倡顿悟,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是后世禅宗的最早雏形。
唐高僧吉藏以他译出的《中论》、《百论》、《十二门论》三部论典为依据,创立了三论宗,尊罗什为始祖。
高僧智顗选他所译的《法华经》为天台宗的〃宗经〃,天台宗也被称为〃法华宗〃。天台宗的影响力愈广,罗什的声望也愈高。
他译的《阿弥陀经》,文字简短,容易背诵,成了净土宗人人每天必读的〃课本〃。净土宗随着这部经的广泛传播而日益扩大其影响。
十三世纪,日本僧人日莲依他译的《法华经》在日本建立日莲宗,尊罗什为初祖。
这些,还不足以证明他的伟大,他是个真正的大宗师吗?译而不作的,还有一位大宗师,那便是玄奘。没有自己的著作遗世,也丝毫无损这两位大师的宗师地位。
鼻子又开始酸涩难忍。看着他睿智悲悯的眉目,我明白,他不在意是否做宗师,他也没时间去在意了。他的生命,还有更重要的事情在等着他。我再次投入他怀里,圈住他的腰,听着他的心跳声,泪又禁不住滴在褐红僧袍上。而他,只是温柔地为我吻去眼角的泪,风轻云淡的笑包容着我,暖出一片温馨……
背包是第二天一早拿回来的。我迫不及待地拿出一大沓照片,按照时间顺序给罗什一张张细细讲。从小什刚生下来,到他为我过三十三岁生日。上千张照片,都是一日之内从我的手提电脑和手机里打印出来,几乎耗完了小聂的胶纸。
他一张张翻得极慢,似乎要与每一张上的小什重新度过这六年时光。情绪激动时几次忍不住老泪纵横。这样翻看着照片,一个上午悄然过去。
罗什的手颤抖了,呼吸渐重,颤颤巍巍地拿起最后一张照片。这是我走的前一天在雪地上拍的。我跟小什堆了两个大雪人,一个小雪人。小什把我脖子上的艾德莱斯绸系到一个雪人上,又把自己脖子上的玛瑙珠子做出心形放进另一个大雪人的心脏部位。然后摘了自己的帽子戴在小雪人头上。他说,这是我们一家。
小什站在代表自己的小雪人身边挥手,酷似罗什的小脸上笑如灿烂的阳光。小雪人身上,树枝歪歪扭扭地拼出几个英文字母。
我告诉罗什:这几个字母是i love you,我爱你们!
罗什的手不住颤抖,泪水滴落在照片上,他赶紧用袖口擦去。我笑着抹掉眼角的泪,想起那天拍照的情形。小什当时取了我的丝巾,让我转过身,等他摆弄完后才让我看。当看到三个雪人身上代表我们三人的信物还有那行字时,我跟罗什一样哭了。这些点子,都是小什自己出的。那一刻,真的好想我们一家三口如这三个雪人一样,紧紧地拥在一起……
我走近坐在床沿的他,他一把搂住我的腰,埋首在我腹部,哽咽着声音:〃艾晴,一个人带孩子,辛苦你了。罗什惭愧至极,身为父亲,却什么都没做过……〃
〃罗什,别自责,你只是不得已罢了。〃我吸一吸鼻子,尽力地笑,〃对了,儿子还给你写了封信。〃
我到包里寻出这封信递给罗什。他拆开,拿着信纸的手仍在颤抖。我探头问他:〃小什是用千年后的简体字书写,句式也跟古文不一样,需要从左往右横着读。你可需要我帮忙?〃
〃不妨事。〃他看着信,鼻音很重,闷着声音回答我,〃你的笔记,罗什已经反复看了上百遍,早已习惯了。〃
小什的信我没有看过。这是他写给父亲的,虽然他没说不让我看,不过我还是得尊重儿子。我凝视着看信的罗什,他眉间渐拢,嘴角战栗,喉结在布了好几道颈纹的颈项中上下起落。看完后忍不住用宽大的袖子掩面,双肩微微抖动。
〃罗什……〃
他仍旧埋首在袖子中,闷闷的哭泣声传出,右手抖抖地将信递过来。我接过,看上面一笔一画幼稚的字体:
爸爸:
你好!我是小什,你的儿子,我今年六岁了。
mā mā 告诉我,你在很远很远的地方,火车飞机都到不了,所以你无法来看望小什。但是,mā mā 说,你很爱mā mā 和小什。你每天都在想念我们,你是世界上最好的爸爸。
mā mā 说我长得很像你。mā mā 有时候会对我看着看着就哭,我知道mā mā 是想念爸爸了。每年小什生日,mā mā 要小什许愿。小什的愿望从来没有告诉过mā mā 。小什的愿望是:爸爸可以跟mā mā 在一起,这样,mā mā 就不会经常哭了。小什不喜欢mā mā 哭
mā mā 带小什很辛苦,虽然有外公外婆照顾。但是mā mā 很孝顺,说外公外婆年纪大了,不能老是让他们c心。小什每次一生病,mā mā 都会急得好几个晚上不睡觉。mā mā 很疼我,每天晚上都给小什念书。mā mā 有时候也会生气,因为小什太调皮。不过爸爸放心,小什以后一定乖,不再惹mā mā 生气。
mā mā 说,她要来看你。小什知道,mā mā 盼着来看你,盼了很久。她能来看你,小什也很高兴。小什也想来,可是mā mā 说小什太小了,不能来。mā mā 说,只要我好好学习,长大了当个像聂叔叔那样的科学家,懂好多好多东西,我就可以来看你。
虽然要有半年见不到mā mā ,mā mā 也没办法给小什打电话。但是小什知道,mā mā 见到爸爸肯定很开心。爸爸要替小什照顾好mā mā 。mā mā 身体不好,经常会头晕没有力气,每天要吃药。但她工作一忙,就会忘了吃饭吃药,还经常熬夜百~万\小!说写文章。小什以前都会提醒mā mā 吃药,监督mā mā 不许熬夜。mā mā 在爸爸那里,爸爸一定要提醒mā mā 按时吃饭吃药,早点睡觉。
mā mā 说,她半年后会回来。小什本来希望mā mā 能把爸爸带回来,可是mā mā 说,爸爸不能来我们这里。所以,mā mā 回来后爸爸不要担心。小什是男子汉,一定会快快长大,用心照顾好mā mā 。
爸爸,你等我长大。我长大了一定会来看你。
您的儿子:小什
我的泪也忍不住掉落。这孩子,才六岁就这么懂事。他生日时对着蜡烛默默许的愿,竟是希望父母在一起。无法给他一个完整的家,无论如何,都是做父母的不该啊……
罗什将我抱进怀,紧紧地拥着,热泪滴上我的颈项:〃我妻,谢谢你把儿子教得这么好。罗什对不起你,对不起儿子……〃
我们相拥着哭了很久。那一刻,眼前不停晃动着他可爱的小脸。我想儿子,想得心都揪成一团了……
好不容易我们的情绪都平静了下来。他拿着小什的信又细细看了一遍,再抬头时,脸上有一丝凝重:〃艾晴,你这次来,只能待半年吗?〃
我缓缓点头。本想过几天再告诉他的,不料还是被儿子说了出来。他眼神一黯,站起身踱步到窗前,眼睛落在窗外的松树上,半天没有言语。
心里凄然。我何尝愿意只陪伴他半年呢?可是,就连这点时间,也是向老天爷偷来的。我走近他,柔声唤:〃罗什……〃
他转身,眼里不复悲戚之色,翩然一笑,风轻云淡。他搂住我的肩,与我一起笑看雪中的劲松:〃佛祖能让你我夫妻有生之年再相聚,罗什已感激不尽别无所求。半年,足够了……〃
我也笑了。是啊,有半年呢。只要我们好好珍惜这半年的点点滴滴,我们可以过得比几十年还有意义,不是吗?靠在他肩头,感觉心中满溢的幸福与满足。心,变得柔软如棉。
相互倚靠了一会儿,他转头问我:〃艾晴,你的血虚之症,仍需日日服药吗?〃
唉!这个小什,干吗要把什么都讲出来呢?早知道,就应该先检查他的信。
不想告诉他实情让他担心,我便轻描淡写地说:〃没关系的。我有一张药方,可以治疗血虚。只要日日吃,便没事了。〃
我去包里把小聂打印出来的药方递给罗什,他仔细看了,点头称妙。自己去誊抄了一遍,将打印版本交给我收起来。然后带着药方出去了。
那日他回来后我一直在跟他讲小什,一点一滴的细节也不放过。只是隐瞒了小什出生时的白血病和后来的骨髓移植手术。他一直如饥似渴地听着,听到儿子的早慧与早熟,会心地点头赞扬。听到小什调皮捣蛋,会皱眉摇头,又忍俊不禁。
直到室内人影模糊,才惊觉夜幕降临。他的弟子已将熬好的药与晚餐送来。看我苦着脸喝完药,他又着我吃完全部晚餐。我想拉着他继续讲,他却笑着摇头。
〃艾晴,今日晚了,睡吧。儿子交代过,每日需得让你按时吃饭吃药,不能熬夜。〃他温润一笑,〃我要代替儿子,好好照顾你。〃
注释
1《晋书·吕隆传》记载的在吕隆投降姚兴前一年冬天发生的饥荒:〃沮渠蒙逊又伐隆,隆击败之。蒙逊请和结盟,留谷万余斛以赈饥人。姑臧谷价踊贵,斗值五浅文,人相食,饿死者十余万口。城门尽闭,樵探路绝,百姓请出城乞为夷虏奴婢者日有数百。隆惧沮动人情,尽坑之。于是积尸盈于衢路。〃
慧皎《高僧传》记载罗什为何没有著论:〃什雅好大乘,志存敷广,常叹曰:吾若着笔作大乘阿毗昙,非迦旃延子比也。今在秦地,深识者寡。折翮于此,将何所论!乃凄然而止,唯为姚兴著《实相论》二卷,并注《维摩》。出言成章,无所删改,辞喻婉约,莫非玄奥。〃
八十六 点滴幸福
额头上一直贴着温暖的柔软。我迷糊地睁开眼,一双浅灰眸子近在咫尺。满室光亮中,他一直噙着浅浅的笑,目不转睛地看着我。窗外传来清脆的鸟啼声,这么亮堂的天色,肯定不早了。脸有些发烫,这是我在有了小什后第一次睡到这么晚。有多久,没有睡得如此安宁了?漱洗后,跟他一起吃过早饭,敲门声响起,一个恭谨的年轻声音传入:〃师尊,陛下派人来告知,再过半个时辰便到师尊处。〃
我笑了,就知道姚兴会来。他还算够人情味了,给了我们完整的两日后才来。罗什开门出去,门口那个恭谨的声音再度响起:〃陛下还说,希望能见一见……师母。〃
〃师母〃这两个字咬得犹豫不决,听上去很别扭。我笑一笑,继续在房里叠被子。
〃僧肇,你随为师进屋。〃罗什叹了口气。
我奇怪地望向房门。这两日,无论他的弟子送什么东西,都是他到屋外接,从没有让一个人进来过。
一个年轻的僧人局促地踏进屋,站在窗口阳光透进的地方半垂着头。我打量一下,年纪不超过二十。眉清目秀,身体单薄,阳光照耀下如同一张透明的白纸。
〃艾晴,这是我的大弟子,僧肇。〃罗什走近我,向我介绍他。
我点头。我知道他。罗什到了长安后收徒三千,人才济济。其中最有才干的被称为什门四圣八俊或十哲,而僧肇位列第一。所有汉人弟子中,他跟随罗什时间最长,受益最多。他留下了四篇高水平的论文,后人合编为《肇论》,成为三论宗的重要典籍。可惜年仅三十一岁便死了,不然,他可以更有作为。
我正打量着这位留名后世的年轻僧人,听得罗什轻声说:〃狗儿,你以见母亲之礼跪拜吧。你的命,便是师母所救!〃
我跟僧肇同时猛地抬头!不可置信地看向眼前这个文弱的年轻僧人,已经看不出当年抱在手中的模样了。狗儿?僧肇便是我当年收养的狗儿?1
〃师尊!〃僧肇失去镇定,朝罗什颤抖着声音问,〃她,她便是您一直惦念的师母?当年在姑臧受我亲母所托,饥荒之中救我一命的师母?〃
罗什凝重地点头:〃所以别人可不认师母,唯独你不可以。〃
〃师母!〃僧肇突然跪地而泣,〃狗儿感激师母救命之恩!若非师母,狗儿也与父母一道葬身灾乱之中,更不会拜在师尊门下习法。〃
我含泪将僧肇扶起,他今年应该十八岁了。从我走后,罗什将他带大,顺理成章地拜了罗什为师。难怪僧肇跟什门十哲其他人比起来年纪最轻,却是得罗什真传最多的大弟子。这十六年的朝夕相处,他与罗什,不但是师徒,更有父子之情。
与僧肇再说了会儿话,姚兴马上要到了。罗什牵起我的手往屋外走。在屋子里待了两天,现在才走出房门。之前浑浑噩噩之时,根本没注意自己到底身在何处。只依稀记得在草堂寺里与他相见后,他拥着我走了不到一刻钟。可见他的住所离草堂寺不远,但却不在寺内。
在接近正午的阳光下我眯眼打量了一下这个庭院,是个很大很雅致的院子,花圃中一边是松柏,一边是蜡梅,种满各色花卉。正是蜡梅花开时节,幽香阵阵,沁人心脾。庭院正中的人造小湖边是假山堆砌的亭台水榭,中轴线上是五开间的重檐歇山式主屋,雕梁画栋装饰精美。两侧厢房也很典雅华美。
路上有仆人在打扫,还有僧人进出,看见他牵着我的手,都面带惊诧。罗什吩咐仆人唤我夫人,僧人唤我师母。理家之事,日后由我来做主。他带着我走进主屋的会客堂。正中设一张非常考究的罗汉榻,两边是低矮一些的小榻和几案。案桌上供奉着佛祖像,袅袅檀香烟霭升起,整间屋子清香淡雅。
跟他这么久,还是第一次住得这么豪华。他的传记中说他〃不住僧坊,别立廨舍,供给丰盈〃。姚兴待他,的确是非同一般。
想到姚兴,我突然想起一件事,轻声问罗什:〃那日在草堂寺大殿,你向我走来时姚兴曾经拦住你。你到底对他说了什么,他便不再拦你了?〃
罗什意味深长地一笑,凑到我耳边说:〃有二小儿登吾肩,欲鄣须妇人。〃
我倒吸一口气,捂住嘴巴瞪圆了眼:〃你,你为何要这么说?〃
他淡淡地笑:〃即便罗什不这么说,你以为后世的刀笔之吏会改写这段话吗?〃
我被他问得哑口无言。的确,他无论对姚兴说了什么,都不会改变这个惊世骇俗的记载。唉,只是心中仍旧有些不舒服。看他风轻云淡地毫不在意,想想又释然了。他说了什么并不重要,反正后世总会这样写。所以,何须在意呢?
僧肇进屋,低声告诉我们姚兴即刻到了。罗什点点头,带着我们出门,站到院落门口等候。听到脚步声、马蹄声、车轱声纷纷响起,大队人马拥着几辆马车缓缓而来。正中是一辆明黄的豪华马车。到了院门口,几个太监拥上,搀扶着姚兴下车。
罗什恭敬地合掌鞠礼,我那日学过宫廷礼仪,该行跪礼。正在犹豫要不要跪的时候,却被罗什暗示不必跪。我只好弓身行礼。姚兴对着罗什合掌回礼,饶有兴趣地看了我一眼。从他看我的眼神里得知,他早就不记得之前已经见过我一次了。
坐进客厅的上座,僧肇奉上茶。姚兴哈哈笑着:〃不知朕此刻前来,是否打扰了国师。〃他对踞坐在下首的我看一眼,颇有深意地说,〃朕可是听说国师自前日将此女带走,一连两日不曾出屋。〃
罗什微微一笑,颔首道:〃陛下可知当年在凉州时,罗什曾经有妻?〃
〃朕略有耳闻。听闻国师之妻虽是龟兹公主,却是汉女。温文贤淑,才慧过人。十六年前已有身孕,可惜难产仙逝。〃
罗什眼光飘到我身上,微叹口气,含糊地说:〃罗什与妻,乃因缘和合之果。历经几十载风雨,本相约地狱再见。佛祖垂怜,让罗什有生之日再见吾妻,已是宽怀。〃
姚兴现出恍然大悟的神色,顺着罗什的眼光上下打量我:〃难怪法师在讲经时有如此惊人之举,原来此宫女与法师之妻相貌酷似。法师乃至情之人,这么多年依旧记挂于心,朕实在钦佩。〃
我吃惊地张嘴,姚兴的想象力还真好。罗什笑笑,不言语,随便他猜去。听得姚兴又说:〃当年国师之妻,若能产下后嗣,如今正是青春年岁。风采翩然,定肖国师。朕念及此,实觉可惜啊。〃
罗什跟我对视一眼,不知该如何回应姚兴。姚兴看我们在交换眼神,哈哈大笑:〃好在法师睿敏,自有神机。很快便能得双生儿,哈哈,可喜可贺啊。〃
罗什有些尴尬,合掌一鞠:〃陛下,前番之语,乃是错算。罗什现在才知,我妻患有顽疾,怕是无法再妊娠了。〃
姚兴一愣,摇头道:〃如此,真是可惜。〃喝口茶,想一想又说,〃国师,让朕替你安排吧。〃
我心中一紧。姚兴的所谓安排,便是送十名宫伎了。这是史实,无法避免。到时我该怎样办?
罗什摇头:〃陛下无须费心。罗什已垂老,还有更重要之事,等待罗什在有限之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