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文学>言情>学霸的黑科技系统> 第296章 事业稳中有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96章 事业稳中有进(1 / 2)

对于整个数学界来说而言,美国联邦数学学会的春季会议,只是个普通的例行会议,影响力并不是很大,至少不欧洲数学学会的年会。看最全!更新最快的小说!

如果有国内大学生在这种会议取得了最佳报告人奖,对于其所在的大学来说无疑是一件值得挂横幅的事情。但除此之外,便没有人再会去关注这个奖项最终颁给了谁。

不过,话虽然是这么说的,但大多数从事纯粹数学方面研究的学者或者数学研究机构,还是会留意投稿在美国数学学会春节会议的论。

毕竟数学是天才的领域,80%的杰出成果,都是出在40岁以下的青年学者们身……

华科院数学研究所,某间办公室里。

靠在办公椅,向华南院士一边看着打印在a4纸的论,一边悠闲地喝茶。

刚翻到其一篇论的时候,老先生的眉毛微微挑了挑,忽然笑着说道。

“这家伙倒是闲不住啊,才搞定了一个大项目,又给自己找了件事儿做。”

虽然向华南院士没有说“这家伙”指的是谁,但坐他办公室里的另外一个人,却是知道他在说啥的。

“年轻人精力旺盛,闲不住正常,”老神在在的品了口茶,如往常一样来老友这儿蹭茶喝的王熹平院士,慢悠悠地问道,“啥课题?”

向院士将手的a4纸丢在了桌子,笑着说道:“角谷猜想。”

打印在那张a4纸的,正是薇拉投稿在美国数学学会春会的论——《关于角谷猜想等价方程h(z3)=h(z6)+{h(z2)+λh(λz2)+λ2h(λ2z2)}/3z的复分析研究》

两人都知道,这个薇拉·普尤伊女士,是陆舟在普林斯顿大学带的硕士生。而陆舟的名字,也挂在论的二作。

王熹平院士的表情微微惊讶,“角谷猜想?那玩意儿不哥德巴赫猜想简单吧。”

虽然在国内角谷猜想没有哥德巴赫猜想那般知名,但这一数学命题的难度而言,它的难度并不哥德巴赫猜想逊色很多。甚至从某种意义来说,解决哥德巴赫猜想更难一些。

这里所说的难度并不是在于命题本身,而是在于它并不像哥德巴赫猜想那样,有着无数前辈的研究成果作为铺垫。

如果说陆舟先前证明的哥德巴赫猜想,顶多算是为这座大厦盖最后一层。而想要证明角谷猜想,相当于在这座大厦的旁边另起炉灶,再盖一栋大楼。

前人在这个问题做出的成果,顶多算是地基。

最多最多,陆舟能把先前盖“哥德巴赫猜想”那栋大厦的脚手架拆下来再用用。至于能不能派用场,能派多少用场,也只有他自己才清楚了。

向院士笑着说道:“这谁知道,我又不是搞数论的。你要是好,自己去问他不得了。”

“下次碰到了我当然要问。不过这陆舟也确实厉害啊,若只是他自己厉害也罢了,他带出来的学生也不是等闲之辈,”说到这里,王院士忍不住摇头感慨道,“可惜了,要是来我们燕大好了。”

知道老朋友在可惜些什么,向院士笑了声,说道,“有什么好可惜的,人家现在是国际知名学者,肯回来不错了,你倒是替别人安排起来了。”

与在华国本土培养的科研人员收入相,“千人计划”提供的薪资高出好几倍,还包括子女教育津和安家费,不少人一回国能拿到一百万美元以的研究经费,而这在美国是不可想象的。

肯的评价,在诸多人才发展战略,千人计划确实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对于一流学者的引进依旧存在很大的困难。

“两码事,我只是事论事,”王院长摇头道,“以陆先生的才华和在普林斯顿积累的教学经验,配合燕大的资源,别说复兴华国解析数论学派,是将燕大的数学系打造成世界一流水平也未尝不可。但如果是金陵大学的话……”

剩下的话,王院士没有说完,却是不言而喻。

从地基开始盖楼,无疑要装修一栋现成的大楼困难得多。

向院士自然能领会到老友的这层意思,却只是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并没有做任何评价。

以前他和王院士的想法一样,认为金陵大学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不止一次向陆舟抛出过橄榄枝。不过回头想了想,他忽然觉得,这个选择似乎也不坏。

无论是华科院还是燕大,都不可能给陆舟太多的发挥空间,但金陵大学却可以。

而且作为985院校,金大的生源质量和燕大起来,相差并不是很多。

既然陆舟主动放弃燕大丰富的资源,选择资源相对较少、但可塑性更强的金大,那么肯定是仔细考虑过这些问题的。

没准他还真能在这地基,平地盖起一座大楼。

这些都是说不好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