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文学>都市>重生之太子党> 第50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0节(1 / 2)

布局之人算盘打得不错,而以杨进被害的消息扰乱崔容心智,这一手也称得上高明。

可惜小太监四喜动作急了些,终究还是露出许多破绽。

崔容素来谨慎,从一开始就对四喜的身份有所怀疑。

他太了解杨进了,后者做事习惯滴水不漏,若真的在宫中给自己留下什么人,绝不会一字不提。

退一步讲,就算宫里真有这么个人,以杨进护短的性子,也不可能吩咐这人将崔容卷入如此危险的事件中。

崔容不过是个小小的大理寺官员,就算拿到了四喜所说的“物证”,他难道敢亮出来?那是明摆着告诉承乾帝,崔容已经把手伸到了不该伸的地方。

于是他断定,所谓的“物证”,根本是一个陷阱。想必布局之人是要将他也拉入局中。

崔容索性将计就计,装作上当的模样给对方传了时间地点,还特意留出几日让他们布置。

这一番功夫没有白费,刑部夜间的行动不仅坐实了崔容的推断,也暴露出一些重大的信息。

——刑部已经站在了布局人的队伍里。

此外,崔容还猜想百花楼被捕的那两人身上应该有一些对布局人真正的目标,也就是二皇子不利的东西。

没有他这个“人证”,此局十有八九成不了大气候,但将水搅浑却绰绰有余。往后布局之人可进可退,亦是一盘妙棋。

这么看来,崔容不过是起来锦上添花的作用,有没有倒也不怎么要紧罢。

****

两名人犯在刑部没呆多久就被送入宫中,由承乾帝亲自审理。

这件事被捂得很紧,除了承乾帝自己和他身边的李德宝,没有人知道结果到底如何。

承乾帝坐在椅子上,满面阴云。

那两名人犯被人割了舌头,又不识字,什么也问不出来。他们身上的东西虽然牵扯到杨时,但由于太过明显,却也不能因此定论是栽赃陷害还是一出苦肉计。

至于订雅间的客人,百花楼的老板娘说是个小乞丐,想来正主儿也把自己深深藏起来了。

这件事的手法很粗糙,简直称得上简单粗暴。但越是如此,留下的证据和线索就越少,若想知道谁是背后的鬼,必须继续深挖。

若在前几年,承乾帝必定会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但他到底老了,已经失去穷追不舍的劲头儿,甚至还有些害怕看到事情的真相。

——背后的鬼,左右不过是他的儿子之一。

承乾帝怀着这样的心思不动声色地观察了几日,不得不承认他的儿子们在明争暗斗中成长了很多,甚至连他也看不透了。

他继承帝位的过程十分艰难,因此对儿子们也采取了同样的手段,甚至还在暗中纵容。

但如今,他忽然对这种事生出几分厌烦的情绪,有些怀疑自己的做法是不是正确。

虽说巫蛊术是怪力乱神的东西,但杨进正为江山征战、生死一线之际,竟然还有人以他为饵,简直丧心病狂到了极点。

想起这个一向低调本分的儿子,承乾帝平静下来,心里难得生出一点柔软的情愫。

他心中忽然涌出一个想法,但随即又觉得有些草率,有几分拿捏不准。承乾帝吸了口气,将这番思量深深埋在心底,不露任何端倪。

随后承乾帝他下密旨封了几个该封之口,巫蛊事件就算悄悄揭了过去。然而这件事带来的影响并没有就此消失,帝王之心已经不可避免地因此发生了倾斜。

这种倾斜暂时是很微不可察的,有朝一日却将左右着时局的变化。

第六十五章、 意外

夜里的长安城,虽不比白日里热闹,但平康坊内,照样处处是灯红酒绿,歌舞升平的景象。

仙客居位于平康坊最繁华的街上,崔容几人随张仪入了门,便不由被里面的景象镇住了。

从外面看不过门楼气派些,入内崔容才知别有洞天。

仙客居背靠一人工开凿的湖泊,湖上荷叶田田,煞是好看。眼下时节不对,若再早上两个月,想必又是一番“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妙景象。

湖边有几个小码头,停着数艘小船,而湖面上已有数十艘船悠然泛舟。

每艘船头都点着颜色各异的宫灯,如宝石般在夜色中的湖面上闪着点点璀璨的光。

崔容忍不住多看了两眼,张仪便解释这些小船便是供客人游玩聚会所用,同一般酒楼的包间一个作用。

末了他有几分得意地说:“寻常要等仙客居的游船,至少要提前三个月预订。不过我是常客,多少有些方便之处。”

众人都知他与“食”之一字上有些执着,相互对视着了然一笑。

不过他的话却不假,仙客居是长安城里最有名的馆子,每日宾客盈门,慕名而来的食客络绎不绝,就连前一世的崔容,也数次听闻大名,只是从不曾来过。

据说,仙客居是百年前某位小侯爷为了自己心爱之人创立的,最初只做策划宴会的生意;到近几十年才变为酒楼。

因为小侯爷留下的许多秘而不宣的菜谱,仙客居的酒菜既别致又可口,是别家吃不到的。

众人一边说着,在美貌婢女的带领下上了船。只见船上陈设简洁雅致,处处显出脱俗的品味,于是赞不绝口。

等落了座,崔容又问张仪:“怎么不见玉堂兄?”

张仪道:“他告了假,说是要把家中弟妹接到长安来,还托我寻了一处宅子。”

看来玉堂进了翰林院之后,境况大有改善。

这也难怪,翰林院向来被认为是清贵无比的所在,就连大周朝内阁宰相,都有大约一半是出身翰林。因此翰林院的官员十分受天下读书人的追捧,一字一画都能卖到惊人的价钱。

众人便顺着这话题感慨了两句,菜就上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