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文学>都市>重生之太子党> 第43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3节(2 / 2)

对于他的行事,朝堂间褒贬不一。

勋贵派觉得他如此行事有违孝道,清流们却对他大义灭亲之举十分赞扬。随着两派争论日盛,崔容的名字也渐渐变得越来越响亮。

与此相对的是,承乾帝对崔容表现出了明显的赞赏之意。

实际上,当初把这件案子交给崔容,承乾帝是怀着几分弃子的准备的。

然而几个月下来,崔容表现得进退有度,既查明了真相,又顾全了皇家脸面,将事情办得十分妥当,便令承乾帝有几分刮目相看。

他年纪轻轻已官至五品,再升着实有些刺目,承乾帝便只赐了一座距皇宫不远的宅子和几名伶俐的婢女作为赏赐。

但就是这样的赏赐,也足以令长安城年轻进士们艳羡不已。如果说先前还有人看不上崔容出身太低,现在已经没有人会说这样的话了。

而对于承乾帝的做法,杨进只叹息道:“父皇实在是太……谨慎了。”

子不言父过,这样的评价,已经是他能说出口的极限。

崔容明白杨进话中的意思。

婢女固然是赏赐,但只怕里面也少不了承乾帝布下的眼线——就连将崔怀德留在京中,也未必没有拿捏崔容的意思。

但他并不在乎,想要平步青云,这点代价已经是很划算的了。

一个多月后,此事带来的风波似乎渐渐平息下来,承乾帝的第二道旨意,又在朝间掀起轩然大波。

第五十七章、余波

私盐案看似已结束,杨进却仍然不得清闲——涉案官员逮捕抄家,都是黑衣骑的职责所在。

崔容虽然并不知杨进的另一重身份,多少也能猜到他为何事而忙,只好暗自压下见面的心思。

他相熟之人不多,崔世青身处军中不得随意外出,张仪与李玉堂在翰林院也是诸事缠身,相较之下杜仲虽清闲些,却也不好日日寻他。

来府上递帖子的人倒不少,可惜大多是沽名钓誉之辈,崔容懒于应付,大多婉拒了事。

他倒是找过衣海澜两次,想谢他出手相助,不过不巧都没见着。

崔容想这阵子大理寺公务繁忙,也只好作罢,打算等风波更平静一点再说。

这日,崔宅的厨娘准备好饭菜,就照例归家去了。

而仅有的两名粗实小厮也从不在内院当值,李福又被派去庄子上巡视,于是屋内又一次只剩下宝儿和崔容两人。

对着满桌饭菜,崔容忽然觉得难言的冷清,便开口招呼宝儿:“坐下来陪少爷吃饭。”

宝儿到底是从小侍候大的,也不推辞,笑嘻嘻坐到崔容下手道:“还是少爷心疼宝儿。”

崔容闻言并不答话,只微微一笑算是回应,就提起筷子,有一下没一下地夹菜。

宝儿虽然迟钝,也觉察出崔容情绪异常。但李福不在,他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只能尽量讲些八卦逗崔容开心,可惜收效甚微。

“要是五殿下在就好了……”被打击到的宝儿在心中暗暗想,“殿下在的时候,少爷脸上可没断了笑呢!”

被宝儿叨念的杨进,此时正在勤政殿觐见承乾帝。

“都收拾干净了?”承乾帝沉声问,末了,又连着咳嗽数声。这几日起了风,承乾帝病势又有些反复,用了药也不见大好。

杨进上前给承乾帝倒了杯温水,又替他顺气,令承乾帝舒服了许多。

这时他才回话:“儿臣已经都办妥了,无一漏网。”

“这些事也就只有交给你了。”承乾帝叹了一句,对结果十分满意似的拍了拍杨进的手,闭上眼睛。

片刻后再睁开,他眼中又恢复犀利的神色,语调也硬了起来:“苏北盐场那边,令黑衣骑继续查,务必要差个清楚明白!”

杨进不着痕迹地扫了他一眼,低声应了下来。

****

三皇子杨建连月来心乱如麻,斗大如斗,几乎过着战战兢兢的日子。

他从苏北盐场走私私盐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本以为神不知鬼不觉,谁料今年流年不利,他父皇突然打着采办的旗号派了钦差往江南去,结果一下子端掉了他在杭州经营数年的心血。

但这时候杨建已经顾不上心疼,他做贼心虚,生怕继续查下去会将自己暴露出来,几乎愁得整夜睡不着觉——从国库往外搂银子,这绝是承乾帝最忌讳的事情之一。

杨建怎么也想不起来,当初怎么就鬼迷心窍,把主意打到盐场了呢?

听闻那姓崔的小钦差没有查到苏北盐场,杨建原本还抱着一丝侥幸之心,指望将自己的罪瞒过去,但很快他就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据内线说,牢里死的那个、顶了赵卓名字的,竟然是杨时的人,杨建立刻嗅到了一股阴谋的味道。

难怪长安城里几个铺子同时发疯,忽然降了盐价;难怪赵卓得行动那么隐秘,还是着了暗算……根本是有内鬼,里应外合对付他!

至于幕后主使,杨建不用想都知道一定是他的好二哥杨时!

起了这心思,杨建看谁都觉得对方不怀好意,没过一个月,内鬼没找到,他自己先有些神经兮兮了。

更令杨建万念俱灰的是,他发现承乾帝似乎在疏远自己。

原本,三皇子的地位几乎能与二皇子分庭抗礼,但这一个多月一来,承乾帝不仅渐渐收回了交给他的差事,连召见他的次数都越来越少。

杨建恨不得能冲到御前揭发杨时的阴谋。

然而私盐的案子确实是他做下的,而承乾帝到现在都没有提苏北盐场,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察觉,杨建又很怕偷鸡不成反蚀米,弄得进退两难。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