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文学>历史>鬼谷两千年> 第36章 孙武投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6章 孙武投师(1 / 2)

时光飞逝,忽忽又是百年。

混乱不堪的春秋到了这段时期,居然奇迹般地出现了一段短暂的和平期。不仅仅百姓饱受战争之苦怨声载道,连那些位高权重的各诸侯国君似乎也厌倦了无休止的你争我斗。

大势所趋,公元前579年,仅存的一个公爵国宋国充当和事佬,由大夫华元出面联络了晋国的国卿栾书和楚国令尹子重,在宋国西门外签订了一个临时休兵协议,八国参加,后世称为弭兵会盟。

弭兵就是休兵的意思。

当然这种约定是极其脆弱的,象窗户纸一样一捅就破,四年后楚国就翻了脸进攻晋国。两国在鄢陵一通大战,楚国落败,陷入了艰难处境。而打赢了这一仗的晋国国力消耗严重,不久国内发生了内乱,又受到秦国和白狄的不间断骚扰,内忧外患,苦不堪言。

宋国人再一次看出两个超级大国打累了,在公元前546年,由大夫向戌出面斡旋,由晋国中军将赵武,也就是赵氏孤儿中那个幸存的孤儿主持,举行第二次弭兵会盟,参与会盟的国家达到十四个。

这一次结盟效果比较明显,除了少许小国时有摩擦以及南方动作频繁的吴国外,打了半个多世纪的晋楚两国总算认真对待了一次,其后四十多年两国之间没有发生战争。

而对王诩来讲,生活也是趋于平淡。

过了这么多年,先轸的离去给他带来的痛苦随着时间的推移渐渐淡去。

百年的时间,涌现出的历史有名人物如过江之鲫,其中不乏王诩的弟子。

从五所学堂中走出去的人换了一批又一批,所学时间不一,最少的两三年,最多的十几年。

他们象一颗颗种子般遍布各个诸侯国,但在历史上仅仅是一个个匆匆过客,真正象先轸这种留下浓重一笔的人无乎没有,最多也就达到曹刿的程度。

奇怪的是,就连九婴也偃旗息鼓,估计知道这些人不过是些小人物,不屑于出手罢了。

一度王诩产生了一丝怀疑,鬼谷子这个人是不是徒有虚名。

直到公元前532年,一个人物的出现才让这种平淡的局面得到巨大改观。

这一日,王诩从山中采药回来,刚到门口,就听到院内传出了吵闹声。

“小子,问你话呢,怎么不回答?”粗声大气,一听就是专诸。

专诸,和豫让、要离、聂政并称为春秋战国四大刺客,加上后期的大刺客荆轲,相对来说是历史有名的人物。

三年前拜师,跟随王诩在道学堂学习剑术。专诸为人侠义,但弱点是性格鲁莽,教导过多次也没有多大改观。

“为什么要告诉你?”过了一会儿,传来一个陌生的声音,怯怯的带着三分倔强。

“你敢藐视我?”专诸微生怒气,“信不信我一巴掌拍死你?”

“不信!”那人毫不犹豫地回答,听得出没有半分惧怕,接着诘问道,“无冤无仇,你为什么要杀我?”

“我……”专诸哑口无言。

王诩生怕出事,急忙进门。

要知道,一个月前有个来拜师的人被专诸三言两语生生给吓跑了,如果是小人物倒还罢了,要是大人物可就损失大了。

专诸体型高大,比身高一米八的王诩足足高出了一个头,不过对王诩十分崇敬。

专诸旁边数名弟子正在看热闹,见到王诩进来,包括专诸在内的众弟子一齐躬身问好:“老师好!”

王诩摆了摆手,示意不必多礼,随后沉声道:“专诸,什么事?”

“老师,有人来拜师!”专诸咧开大嘴,瓮声瓮气地道,“我没有恶意,就是替你试试他的胆色,没想到这小子还挺硬气!”

在他面前站着一个腼腆木讷的少年,年约十三四岁,身材瘦小,衣衫普通,背上背着一个大包裹,风尘仆仆的显然刚刚来到云梦谷不久。

“以后这种事不要插手。”王诩严肃地道。

“是,老师!”专诸顺从地退到了一边。

“年轻人,来此何事?”王诩转向少年,和颜悦色地问道。

“您就是鼎鼎大名的鬼谷子老师吗?”少年打量了王诩一眼,怯怯地问道。

王诩点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