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文学>历史>三国好老师> 386章 该有的体面得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86章 该有的体面得有(1 / 2)

刘辩见蔡邕站出来,连忙道:“老大人,您快坐下说。”

蔡邕也不矫情,缓缓坐下来之后,面朝刘辩道:“眼下司空空缺,还请陛下早早选定接任的人选。”

司空,就是荀爽。在荀爽之前,司空是皇甫嵩。不过荀爽来了之后,刘辩给皇甫嵩加了食邑,将他从三公的位置拿了下来,司空让给了荀爽。

这事儿说起来挺得罪人的。可是皇甫嵩自己很是满意。他跟朱儁两个人都非常尴尬,军工卓著又位列三公之位。哪怕他两人没啥想法,也知道这不是长久之事。皇甫嵩能有机会让出三公之位,可以说是非常的原意。

反正三公也做了,地位摆在那里,哪怕是退下了也是曾经当过三公的人。

这就足够了。

再者他现在种地种的挺快乐的,也不打算在洛阳的官场里消磨精力。这一点朱儁也是如此,不过他走不开,但是他有办法。那就是不问世事,你们爱怎么着就怎么着,老子啥也不问。

不营私不结党,当一个快乐的三公工具人。顶多也就是在关键的时候,顶变法一把。

现在司空出来了,肯定要有人接手,蔡邕这个时候提出来,肯定是已经跟刘辩沟通过了。事实上,他也跟董明沟通过了。不过在这件事上,董明表示自己不打算插手,甚至还暗示了一下,若是可以的话,这三公之位也不是不能卖出去。

当然,肯定不是卖钱,而是让给一个能够支持变法的大臣,用官位换取支持。

当然了,这件事刘辩肯定是不会愿意的,至少私下里肯定是不愿意的。董明大概也弄明白刘辩的意思了,想要在朝堂上玩平衡。不过不是董明看不起刘辩,就他的水平玩平衡,早晚得玩脱。

上边刘辩也在思考这个问题,事实上蔡邕给他推荐了几个人选,包括袁逢、袁隗、杨彪、王允等人。但是刘辩都不是很满意。

袁逢年龄太大了,在刘爽看来,这老头活不了几年。事实上,袁逢应该死在荀爽前面他比荀爽的年龄可大多了。不过不知道是不是董明的原因,总之袁逢现在还活的好好的。

袁隗的年龄资历倒是合适,但是袁绍眼下是司隶校尉,三独坐之一。他要是再成为三公之一,这朝廷是不是就可以改姓袁了?刘辩对这个人选同样不满意。

杨彪是这四个人里面年级最小的,同时他跟董明之间也有嫌隙,真要说起来很符合刘辩想要搞平衡的人选要求。但也有缺点,那就是杨家在整个司隶的势力太庞大了,刘辩担心让他成为司空之后,不好控制。

最后一个是王允,这位的存在感目前来说是最低的。但王允这个人不简单,出身太原王氏,官宦世家。这要说起来,也是高门大户出身,在朝堂上也算是有些背景。但比之袁家和杨家就差了很多,方便刘辩控制。

再看资历,当过豫州刺史、做过河南尹,有地方为官的经验,眼下还是太仆,品秩也足够。

这是刘辩最中意的司空人选。但这位存在感太低了,他担心朝堂上通不过。若是强行通过的话,那肯定没问题。

但是他不想让人觉得他是一个不听劝谏的皇帝。

犹豫了一下之后,刘辩开口道:“司空乃是国之干臣,自然要选一位出来。不知道各位有什么好的人选没有?”

他先将皮球踢出来,看看其他人有没有什么好的人选。

三公人选,朝上有资格开口的就那么几个。有资格成为三公的人更是少之又少。大家互相看了看,谁也没有说话。

蔡邕只好开口道:“微臣以为,太仆王允,贤良方正可为司空。”

王允被点了名,立刻站起来推辞道:“陛下,丞相大人,微臣鲁钝,万万不可,万万不可。”

这都是套路,就算王允自己愿意,也得再三推辞,然后才能拜谢皇恩。若是这边开口,那边就答应下来了,显得双方都没有面子。

皇帝没有搏一个爱才的名声,大臣也没有弄一个不贪恋权位的好名头。

刘辩见蔡邕提起了王允,嘴角挂上了笑容,心里默默感叹了一句:“还是老大人知道朕的心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