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文学>其他>大魏宫廷> 第535章:紧锣密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35章:紧锣密鼓(1 / 2)

之后几日,阳夏县内风平浪静。

商水军在失守了县内兵备库的情况下,并未再对城内的隐贼与游侠势力做出什么打压,而隐贼的几大势力们,亦在误以为赵弘润有与他妥协的情况下抱持了克制。

而在另外一边,宗卫朱桂、何苗二人早已从商水县征得了前往王都大梁的船只,并于二月十五日抵达祥符港。

抵达祥符港后,朱桂、何苗二人分头行头,前者火速前往伍忌所率领的那近一万六千商水军主力在大梁城郊的临时驻地,因为从祥符港的冶造局工匠们口中所知,这段期间朝廷已经给予了商水军战后的犒赏,伍忌正打算不日就率领返回商水县。

而司马安的砀山军,更是在一日前就已经出发返回砀郡砀山了。

因此,朱桂要赶在伍忌下令拔营启程前将赵弘润的最新调兵命令传达给伍忌。

而何苗,则带着另外三封书信,进入了王都大梁。

他先来到了户部本署,将其中一封书信交给户部尚书李粱。

尚书李粱在看到赵弘润亲笔所写的书信后惊疑不定,有些搞不懂赵弘润的意图。

也难怪,毕竟这位远在大梁的户部尚书大人,又怎么会知晓赵弘润在前几日曾接二连三地遭遇行刺呢。

“此事易耳。……本府立即着仓部安排船只。”

尽管心中疑惑,但李粱还是向何苗打了包票,并且,并未提及征用仓部的运输船所需要的花费之事。

按理来说,赵弘润征用户部的船只,自然而然会使户部蒙受一些损失,因此,将这些损失算上赵弘润头上是理所当然的事,只不过,由于户部在三川贸易这件事上赚取的利益实在太大,以至于李粱都不好意思向赵弘润讨要这笔钱。

想想也是,运输伍忌的一万六千商水军主力,,一两个月阳夏那边都打完了,还要这玩意做什么?

丁钧注意到了何苗难看的脸色,可他心里也十分无奈,毕竟赵弘润所画的图纸虽然结构被连弩简单,但问题在于制作袖箭的零件普遍很微小,几乎不能量造,唯有用手工打磨。

而手工打磨,这量产怎么可能上的去?

忽然,他灵机一动,转头对何苗说道:“宗卫大人,要不然,您试试弩匣?”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