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联盟的那个主控核心离开的时候带走的是那个怪物战舰的脑袋以及一段脖子,但是这个东西是有变形能力的,所以在离开之后经过了一番调整,这个东西现在变成了一个——大头。
没错,它还是个头,而且依然是巨龙脑袋的造型,但它确实是变形过了。这个变形并非是对整体结构的重新塑造,变形本身也是需要消耗能源的,而这个主控核心在失去了大部分身体并且和彩虹联盟的玩家们彻底撕破脸之后,他的能量来源已经算是彻底断绝了。也就是说,它现在其实才是三方势力之中最缺能源的。
正因为能量不太够,所以这个主控核心就不敢搞那种特别夸张的变形了,他只能对现有的身体做一下小范围的改动,这样可以在大幅度提升战斗力的同时尽可能的减少能源消耗。
这个主控核心做的最明显的一个改动就是把拖在脑袋后面的那段脖子给分解掉了,然后用这段脖子上面的材料对前面这个脑袋部分做了一些改进。比如说他在这个脑袋的后部弄出了新的推进器,之前完全依靠反引力装置飞行,速度提不起来不说还特别耗能,所以这家伙弄出了常规推进器,提速减排。
除了推进器之外,这个主控核心还对龙头的嘴巴做了一些调整,将可以张开咬人的嘴巴给弄成了一个整体,也就是不能在打开了。之前需要这个可以咬合的嘴巴完全是因为他体积够大,所以撕咬能力也能产生超强的杀伤力,但是现在因为只剩一个脑袋了,所以就算是咬住目标,没有脖子使劲帮助撕扯的话,单靠咬合力其实发挥不出太大的威力。因此主控核心直接就把这个技能给废掉了。
一体化的颌骨结构强度明显可以大幅度提升,而且不想要开合之后口腔内部的空间就可以利用起来了,更重要的是驱动上下颌开闭的机关设备可以被分解之后重新塑形用到别的东西上去。
因为口腔封闭,所以嘴里的发射器当然不能继续放在这个位置了,不过这东西最后没有被保留,而是被吸收掉了。主控核心分解吸收了那个超强的发射器。然后在这个大脑袋的表面设置了一些小型的防卫武器,接着又在巨龙的鼻孔位置设置了两个发射器,可以发射大威力攻击。但是,真正威力最大的武器却不是在鼻孔里,而是在眼睛和犄角上。
这个脑袋有三只眼睛,其中中间的那个眼睛基本上就是个高能发射器。主控核心将这个眼睛做了一些改造,现在变成了另外一种武器,发射速度只有原先的三分之一,但是威力上升了十几倍。单位时间内的输出反倒是提升了好几倍。当然前提是打得中目标才行。
在这个眼睛的上方也就是那个大脑袋的头这些火箭很危险并不是因为它们的命中率有多高,相反,这恰恰是它们的短板,因为是无追踪能力的直航式火箭,所以这玩意的命中率非常低,但是它们依然危险,因为这些全都是液化魔晶蒸汽火箭,就是刚刚用在这里开采的魔晶石现场转化的那批无成本的液化魔晶蒸汽转化而成的液化魔晶蒸汽火箭。
因为液化魔晶蒸汽几乎是免费的,所以我们也不再考虑成本问题了。反正这个火箭的外壳就是用铁皮做的,连引信都没有。反正液化魔晶蒸汽极不稳定,碰撞产生的震动足以引爆内部的液化魔晶蒸汽,所以连引信都不用了。直接就是用任何可以找的到的金属制作一个外壳,然后往里面填充液化魔晶蒸汽就行了。等灌满了之后让魔法阵图师在后面加上火焰喷射法阵,接着在这个灭火器罐子一样的东西四周加上稳定翼,这就算是一个土制火箭了。
这种加工方式用粗制滥造来形容那是一点都不夸张的,但就因为是粗制滥造的东西,所以这玩意的成本品均每个不到两枚水晶币。而且生产速度快的惊人。我们这边就这么半个晚上的时间就弄出来好几千发。刚刚这一下就打出去二百多,密密麻麻飞起来就是一大片。
尽管这种粗制滥造的东西几乎没有准头,有些甚至飞出去之后就开始打滚,但这都不是问题。只要别飞回来了就行。两百多火箭一起起飞,总会有一些飞行方向不会有太大偏差,而我们的目标不但距离不远。还非常的大,在这种情况下命中率其实还凑合,更重要的是思春乱窜的火箭简直就跟一群无头苍蝇一样,跟本没有丝毫规律,而这种情况就造成了无法闪避的问题。如果我们的火箭都拍着密集阵型朝着一个方向飞,那彩虹联盟的那个主控核心说不定还能闪过去,但现在这些火箭弹却是无头苍蝇一样四处乱窜,有些明显已经飞过头了居然还能自己掉头莫名其妙的又绕了回来。
所谓乱拳打死老师傅,那彩虹联盟的那个主控核心虽然闪避技术一流。可惜面对这么多火箭弹也是躲无可躲,居然被直接命中了三十几发火箭弹。
当然,三十几发火箭弹还不至于直接击沉这个家伙,但这一下也是把那个自以为自己是偷袭者的主控核心给打懵了。
我么行会以前给机动天使配备的那种钢笔大小的液化魔晶蒸汽导弹之所以那么小其实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一来机动天使的体积就那么大,液化魔晶蒸汽导弹要是太大就携带不了太多,而数量少了灵活性就会受到限制。二来机动天使的目标都是个体生物,也不用太大的威力。所以钢笔大小就差不多了。还有第三点就是液化魔晶蒸汽的价格太高,我们不舍得一次装很多的液化魔晶蒸汽进去。钢笔大小正好合适。
但是,这里的魔晶石是不要钱的,液化魔晶蒸汽的成本仅仅是液化魔晶蒸汽加工设备的损耗费用而已,而这个费用其实分摊下去,分到每一公斤的液化魔晶蒸汽头上其实根本就没几个钱,成本几乎可以忽略。
既然液化魔晶蒸汽的成本可以忽略。我们当然不会太小气。况且这个制作小型导弹或者火箭的话就需要很高的精度,这越是小巧的东西就越是费工夫,如果我们制造以前那种钢笔大小的液化魔晶蒸汽火箭,那么一枚火箭起码需要忙上十几分钟,而且还不是所有人都可以参与制作。因为精度太高,只有那些手巧的人可以做。可如果是较大的火箭就不一样了。
打火箭的零件个头都大,即便是那些五大三粗的战士们也可以拿出个锤子帮忙敲打出大致的外壳造型,而精度高的人只要负责连接就可以了。这样大家一起干活速度才能大幅度提升。
正因为成本和加工问题,所以我们弄出来的这些次品液化魔晶蒸汽火箭几乎就没有一个固定规格,最大的一枚长度接近两米,最小的却只有一米六的长度,直径也是大的大小的小,东西都是手工敲出来的,尺寸完全没准。反正这次也不用什么精度,所以我们根本不在乎这些东西的尺寸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