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文学>修仙>商战之极品艳遇> 第269章 抢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69章 抢盐(2 / 2)

一沾上“放射”或者“核”,不论大小,都会让公众产生一系列自发的群体性怪异行为,且来势汹汹,难以平息。

大家回忆一下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泄露之后中国人民的表现,就明白了。

那个时候,一夜之间,商场里的盐和酱油就被抢了个精光。

笔者还清楚地记得,当时笔者正在深圳出差,领导突然打来电话,要我马上写几篇有关盐与核辐射的科普文章,挂上网站,以平息人民群众抢盐的狂潮。笔者连夜赶写了三篇,道理分析得清清楚楚,以翔实的数据证实,吃盐与抗辐射毫无关系,反倒会盐中毒。

然而,广大人民群众对笔者的文章全部嗤之以鼻,前赴后继,掀起了一浪又一浪抢盐的狂潮。

到了凌晨两点钟,一位盐务局的处长打来电话,欣喜若狂地告诉我,囤积了两年的盐终于卖出去了。过了一会,又万分遗憾地告诉我,仓库里还囤积有二十年的盐,实在是卖不出去。

道理很简单,中国人一旦努力起来,什么东西都能抢个精光,唯独一样东西,随便大家怎么抢,也抢不完,那就是盐。

由于政府对盐实行专卖,盐业自古以来不会亏损。我国盐的生产量是消耗量的十倍。也就是说,一年的生产量相当于十年的用量。

全国人民就是抢上一年,也抢不光仓库里的盐。

当然,那些妄图想囤积盐发财的奸商们,摆在他们面前就只有一条路——亏得血本无归。

有看官会问了,那个时候,商场的货架上真的没盐啊?

货架上没盐,并不代表仓库里没盐。盐是一种低消耗产品,任何一个商场的货架上,都没有多少存量,道理很简单,上架太多了,卖不出去。

如果各位看官有幸去盐业局的仓库看看,那堆积如山的盐,真如泰山压顶沧海横流,能把你吓个半死!

话不扯远了。

且说,包大成判断出厕所里有放射性物质,而据郑豹解释,那放射性物质,是来自核医学科。这个解释,不仅没有解开包大成的心头的迷惑,反而让他更加懵懂。

医院的核医学科的确要使用放射性物质,用于诊断和治疗,可是,放射性物质属于高危品,是受到严密监控的,其安全级别,和氰化物是一个级别。用一句通俗的话来形容:放射性物质进了核医学科,插翅难飞!根本不可能流出核医学科,更不可能流到公共厕所里。

要解开这个谜团,笔者不得不再啰嗦两句,给大家介绍一下核医学是干什么的。这一段,凡是在医院上班的朋友,可以略过不看。

通俗的说法,核医学就是就是利用放射性核素来诊断和治疗癌症。

对于西医而言,治疗癌症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化疗,一种是放疗,化疗是利用化学药品杀灭癌细胞,而放疗的全称是放射性治疗,就是利用电离辐射,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放射性物质产生的?射线、高能x射线,来杀灭癌细胞。

放疗也分两种,一种是被称为“远距离治疗”,就是射线从患者体外对人体病灶部位进行照射,这就是大家经常听说的医用加速器、钴机等等,具体原理与本书无关,故略过不谈。

另一种放疗称为“近距离治疗”,和“远距离治疗”的不同在于,射线不是从体外对人体进行辐射,而是将放射性物质直接注入人体内部的病灶部位,放射性物质附着在癌细胞上,通过产生的辐射,直接杀灭癌细胞,这种方式,来得更为直接,且定位准确。

核医学科干的就是“近距离治疗”。

核医学科用的是放射性物质种类很多,别的我就不给大家例举了,就给大家说说碘-131,这个东西与本书有关,而且,在经过日本核危机洗礼后,广大曾经奋战在抢盐第一线的同志们,对碘-131都很熟悉。

碘-131,也就是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泄露出来的,导致全国人民冲进超市疯狂抢购碘盐并囤积到2020年的那个宝贝,其实,早就广泛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据笔者所知,全国大部分二级甲等以上医院的核医学科都在使用这个东西,部分乡镇卫生院也有,主要用它来治疗甲状腺癌。

碘-131显著特点是,一旦进入人体,能够定点富集在甲状腺上,基本不会附着在人体其它部位,并产生较强的?射线和?射线,对甲状腺上的癌细胞进行定点清除。

在医院核医学科,对患者进行碘-131治疗的大致程序如下:患者进入服药室,在医生帮助下服用含有放射性碘-131的液体药剂,服用的剂量大约是0.1-1个毫居里左右,可能各位看官对这个剂量没有什么概念,我们可以与日本核危机后,中国大陆空气中检测到碘-131的量进行比较,一个甲状腺癌患者一次服用碘-131的量,大约是中国大陆空气中检测到的碘-131含量的一百万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