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文学>网游>大明兴> 第六十四章 烈士的作用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十四章 烈士的作用(2 / 2)

吴惟英一听周世雄的安排就笑了,周世雄安排他们两个回京,这是给他们露脸的机会。通常报捷的人都能得到封赏,不管这个人有没有立功,报捷就是功。当晚,周世雄写好捷报交给吴惟英,并且交代他,“吴侯,见了皇上别说什么执事营归属神枢营的话,你就说神枢营需要休整想跟执事营换防,明白了吗?”

周世雄说的这么清楚,吴惟英要是还不明白可以去墙角画圈圈了。竖起大拇指道,“周侯想的就是周全,老吴我服了。”

第二天下午,吴惟英薛宝押送建奴人头和明军勇士的遗体回到京城。捷报送入紫禁城,崇祯帝下令开城迎接。众大臣以敌酋在侧不宜冒险劝阻,崇祯帝道,“朕下令开城不是为了那些建奴的人头,骑军营勇士为朕牺牲性命,朕必须给以最大的荣耀才能配得上他们的牺牲。”

崇祯帝说的非常感性,众大臣不是小屁孩,哪儿有那么容易被忽悠。城外死了好几万勇士,也没见你开城迎接过,这次高调宣扬牺牲荣耀云云,还不是因为死的是周世雄的手下。这个想法是很多大臣的共识,只有王承恩知道,崇祯帝这么做是周世雄的建议。

周世雄除了官方捷报还写了一封信,以周世雄本人的身份向崇祯帝建言。他说的主要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希望在自己调动建奴部队之后,崇祯帝严命在京众军联合行动,攻击建奴侧翼后队,不求一战功成只求积少成多。周世雄的理由很简单,建奴人少我们人多,在武力无法相抗的前提下用人命堆,三个换一个也要换。只要消磨去一半人数,建奴将不战自溃。

为了证明自己说的话有道理,周世雄介绍了建奴八旗的组成形式,说明建奴并不是铁板一块,只要让他们内部失去平衡,建奴自己就会乱起来。崇祯帝找来骆养性,让他去调查建奴八旗的相关情报。周世雄送来这么多俘虏,骆养性终于不用把所有人都派出去侦查了。有俘虏在手,骆养性很快交上相关口供。崇祯帝对照一番确认周世雄言之有理。

第二部分建议是关于提高jūn_duì 士气的。周世雄认为战争时期必须提高武人地位,如果仍然沿用文贵武贱的政策,作为一个贱人,管你大明朝是死是活!周世雄为了避开历朝皇帝都担心的武人擅权,建议崇祯帝针对普通士卒做文章。例如给战死士卒建立英魂祠,把他们的牌位摆放进去受万民香火。

给予所有战死士卒烈士称号,其家人享受烈属尊荣。为了让小气的崇祯帝接受这个建议,周世雄给烈属设计了一个不花钱的奖励。见官免跪、清明重阳两节官府必须派人到烈属家中参与祭奠,乡老里正人选优先考虑烈属,孤老烈属官府有义务照顾,烈士子嗣可免费读书等。

别说崇祯帝,就连王承恩都对这个建议赞不绝口,当场向崇祯帝请求让他的侄子王省安从军。王承恩这么做当然是凑趣,既能让崇祯帝开心又能捧周世雄的场子,一举多得。

崇祯帝对周世雄的建议非常重视,在全军皆默的情况下周世雄连战连捷,他的话分量极大。而且周世雄这些建议,得到了孙承宗、申用懋、毕自严和南居益等一干重臣的支持,骆养性上疏请入骑军营,愿意自降衔职为万岁尽忠。这也是拍马屁,而且是高段的马屁,比王承恩的还要高。

周世雄在捷报中对封赏提出一干要求,希望多奖励低级武官和士卒,高级将领给予爵位封赏就够了。他明说不想被某些人算计,拿功高震主什么的来对付他。崇祯帝亲手执笔朱批,“子齐尽管取功,朕不怕震!”事后崇祯帝这份捷报下发传阅,让所有人都知道,周世雄是崇祯帝最信赖的臣子。

“大人,下官回来了。”十一月末,建奴原因不明的沉静了好几天,大明朝廷在京城举行各种表演,颂扬牺牲精神和提高烈士地位。顺义则迎来了卫队回归。

“小方,这些天你们去哪儿了?”周世雄原本以为方正化领着卫队在通州附近侦查,自己来顺义马上就能见到他们。谁知道等了好几天才等到人。

“大人,下官去了三河。”方正化笑着回答,看样子收获不错。

“怎么会想起去三河?”周世雄之前已经放弃打建奴后路的主意,方正化是知道的,所以周世雄很好奇他怎么会有这个想法。

“大人,建奴这次南下是为了劫掠我大明人口财帛,那个杨古力交代说,三河是其中一个主要集中地,下官想,若是劫走三河的人口财帛,建奴会怎么做?据下官分析,建奴无非有两个反应,一个是继续劫掠一个是收缩兵力保护战利品。不论建奴选择哪一个,都会减轻对京城的压力,到时候大人就不用面对几倍之敌了。”方正化对周世雄实在没的说,事事为周世雄做打算。

“小方,无论结果如何,这个首功你拿定了。”周世雄再怎么不懂人情世故,投桃报李借花献佛这种事必须懂,大手一挥给方正化定下了首功。方正化也毫不客气的躬身行礼,“谢大人栽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