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文学>网游>大明兴> 第十七章 用计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十七章 用计3(2 / 2)

周世雄回到书房,翻阅马三送来的新情报。在岱依族的相关资料中,马三按照周世雄的要求,把谅山府内其他势力与岱依族的关系单独列了出来。这些情报满大街都能打听到,随便哪个谅山府人都知道五大族之间的矛盾。

以亲疏敌我简单划分,岱依族跟华族属于世仇,因为华族的组成大部分是汉人,他们因为各种原因背井离乡到了交趾,又经过漫长的时间洗礼最后融合成一个族,因为都是外来民所以很团结,又因为没有统一的血缘和姓氏,华族内斗很凶残。

至于跟岱依族之间的仇恨,华族跟大部分交趾民族都有仇恨,因为华族勤奋,种田种的好经商赚钱多,不论在那个地方聚居,华族都会很快成为当地的富族。但是华族有个改不了的毛病,那就是懦弱。不管儒家发明了再多的形容词美化这种行为,懦弱就是懦弱。别人来欺负不敢抵抗反击这不是懦弱是什么?

因为华族的懦弱,所有邻居都觉得这是一只好绵羊,渴了就来挤点奶饿了就来割块肉,天气冷了还能抓两把毛做毛衣。时间一长,到华族抢一把已经是交趾各大族的习惯,甚至在某些族群里,已经把抢华族列为节日。岱依族在谅山府东部聚居,华族在南部聚居,几百年来积累的大大小小抢劫案,双方的仇恨可想而知。

周世雄皱着眉看完华族的介绍,暂时把华族剔除,这种人逆来顺受,帮忙未必行,帮倒忙很拿手。否决了华族,周世雄拿起第二份介绍,侬族。

侬族很有意思,据说在宋朝的时候,侬族和岱依族是一个族,因为侬智高造反,侬族分裂成两派,支持侬智高的因为侬智高战败被驱逐,形成了现在的侬族。而反对侬智高造反依附大宋朝廷的一派,为了跟侬智高划清界限额,改名岱依族。

现在谅山府岱依族首领自称是侬智高的后代,如果懂的历史的人肯定会笑破肚皮。问题是几百年时间足以让大部分古老记忆湮灭,口口相传的英雄故事到了现在已经成为神话故事,除了不靠谱就剩下极端不靠谱,侬效高的白痴行为没有人觉得有什么不对。

好像有,起码侬族看岱依族就很不顺眼,双方为了争夺共同的祖先发生过无数次械斗,到后来都忘了为什么打生打死,只知道双方是死敌冤家。

这个侬族貌似有点用,周世雄在侬族的资料上画了个圈,然后拿起第三份资料。这是介绍高棉族的资料,高棉族周世雄有点印象,貌似有个叫红色高棉的邪教组织在柬埔寨掌握政权,还闹出屠杀百万人的光辉记录。当时柬埔寨只有七百万人,一下子少了一百万人,估计住房不会太紧缺了。

由于这个邪教非常强大,连周世雄都略有所知,才记住高棉这个名词,原来在越北朝也有高棉族。仔细看完高棉族的介绍,周世雄发现跟自己知道那个高棉好像是两回事。高棉族跟汉族非常相似,生活上,住在平原地区的依赖捕鱼耕织,住在山林里的以打猎为生。这个民族跟其他交趾蛮族有非常大的区别,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文字。

有自己文字的民族当然算得上是个了不起的民族,因为他们有了自己独特的文化,而且这种文化可以传承下去。周世雄对高棉族的历史基本不了解,却从内心深处觉得,这个高棉族不好对付。

看完三个大族的资料,少不了要了解一下京族的情况。京族是交趾第一大民族,古称越族。后来有人发现,无论哪个国王当朝,京城里住的大部分居民都是越族人,就戏称他们是京人,越族人为了把自己跟山区里的蛮族划分开,不但接受了京人的称谓,还直接把族名改为京族。

按照周世雄的理解,这些京族算是交趾地区最早的城市居民。在交趾建国之后的漫长历史当中,除了陈朝是福建人为王之外,黎朝、莫朝和阮朝的国王都是京族人,这种情况导致了京族代表国家。

现如今聚居在谅山府的京族人,大部分是阮福包的族人,由于人口比例相差甚大,四大族只能在城外撒野,不敢到谅山城来兴风作浪,不得不说,人多力量大有时候是真的。

ps:红票不求不可的,你奈人生何!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