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文学>网游>大明绿色风暴> 一百零三章、夜枭旗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一百零三章、夜枭旗队(2 / 2)

很明显,白龙湖送来的矿料里,钨矿含量实在太少,铜料奇缺,他要去哪里找呢。不行,探矿队还得出发。

没有弹药,就在夜枭旗队无法成行之时,老羊口石堡传来消息,石堡已经接近完工,里面的房屋全部封顶;这个好消息,让萧夜神情一松,带着亲卫骑马去了老羊口。

他走了,留在石关屯的亲卫们,还有远观的那些采石场匠人们,可是有了新话题,这般犀利的火器,他们从未见过,连连感叹波斯人的技艺高超。

在练兵场训练的黑子旗队,军士们和旗官,同夜枭小队一样,碍于军令,兴奋归兴奋,却是没人议论这火器的来路;或许,百户自有隐秘渠道吧。

老羊口屯堡,南北两个堡门按李信安的建议,王大力给加上了瓮城,虽然不大,但对于防御是足够了;萧夜站在火墩平台上,向下看去,一目了然。

天气寒凉,按照百户的吩咐,王大力一边组织匠人们加快建房速度,一边开始让军户们入住了;是的,是军户。

不论是农户还是匠户,只有去李信安那里,全家登记了转籍军户后,才能有机会住进石堡,萧夜不会大方地谁都帮助。没有军户,兵源是他头疼的一个大问题。

道路没有平整没关系,水井不多没关系,只要各家烧起火炕,一切的问题都可以商议解决。

和其他石堡一样,老羊口屯堡,也就是永和屯百户所,没有打制城门,堡门口外侧,瓮城甬道尽头,照例是一堆摆放整齐的三棱形灰泥石柱,应急用的。军屯改名不易,尽管是在老羊口建屯,大名也只能叫永和屯。

石堡外空地上的营房帐篷,在一顶一顶的减少,守在外面的军户们,笑呵呵地看着新来的书记官,把一家家的邻居,点名叫进了屯堡,很快,他们也会住进新的石屋里。这个寒冷的冬天,看起来会好过很多。

一些随在父母身旁的小孩,手里拿着一团热的烫手的粗布小包,里面包裹着一个两瓣的铁皮壳,铁皮壳里点着一个果核;黑色的果核,点燃后无烟,热量持久不息,功用很快就被军户们利用了起来。

萧夜此刻就站在新建成的堡墙上,手里拿着一个暖手,李信安把这玩意叫暖手,很是贴切。

“信安,这是你想出来的?”薄铁皮现在石关屯已经常见了,弹药箱、罐头盒,都是薄铁皮,只要一个匠人,随手就能打做出一个暖手的外壳来。

“百户大人,职下见小孩在地上点着这黑果核烤手玩,又吃过炒面罐头,于是废物利用罢了,”李信安不安地说道,他脑子灵光,喜欢捣鼓一些稀奇物件,木匠的手艺就是跟着村里的老人学会的。

“很好,能想到这点,本官倒是不如你了,”萧夜赞赏地夸了一句,觉得这个书记官将来会有更好的用处,给王大力打下手却是可惜了。

但现在屯堡的收尾还少不了李信安,尤其是李寻乌,把一个偌大的工地,管理的井井有条,让萧夜轻松太多了。

想到那本书里的军事编制,加上王梓良多次建议,萧夜犹豫再三,终于下了决心,在火墩召开了秘密会议。

一时间,石关屯的王大力、王梓良、辛濡林、王青、尚舍田,骑马坐车赶了过来,萧夜和梅儿已经等候在了火墩二楼。

这次低级别的会议上,萧夜确定了今后两个百户所,财物账目由梅儿掌管,王司吏和莉娜辅助;这是百户的正牌夫人,大家自然不会异议。

石关屯百户所,明面上依旧是胡适彪统管,抽调青壮军户,补足百名军士,十个旗队,武器主要以后装火/枪为主;王梓良的传令兵,以二十人为满编。一百二十人,不算超编了。

马道石堡那里,驻守五个旗队,王猛代为统管。

王梓良主要负责对外的情报打探,对内甄别奸细之类的由辛濡林管控;辛濡林手里不但有夜枭旗队,还要有一队类似镇抚司官的助手,人员十人,从亲卫队抽调。这些人手,名字不在军士名册上,只是在军户的名册里,很不起眼。

辛濡林初来就有了如此的权限,百户所的老人自然不会服气,但是有萧夜支持,大家也没多说,只是打算看他的笑话了。

老羊口、果子洼、永和屯、交口、西渠五个火墩,现有军士五十五人,那这个新建的屯堡,还能驻扎军士四十五人,也从军户里征集,实在不够就从白龙湖那里要人,旗官百户所指定亲卫担当。

其实,现今各地卫所,军士普遍空缺,吃空饷、让军户给自己佃田,哪里有超编军士的另类,那可是大笔的粮钱,装在兜里埋在钱窖里最踏实。

就算萧夜征召的军士多了,借口还是有的,没看见对面的鞑子吗,谁有本事带着一百军士来驻扎;多上一些军士,只要不招摇,没人愿意较真,反正不需自己掏钱就是了。

没人愿意辛苦地每处卫所清点军士,年年重复,只要下面报上来数目就行了。

探矿小队、押运队,就不用说了,那是百户给军户们一口饭吃的事,拥有少量防身武器算不得军士,倒像是雇佣的役丁罢了。

坐在上首的萧夜安排完两个百户所的编制,见大家没有其他建议,遂敞开心扉,公开了白龙编制,“白龙湖,总管黄汉祥,财物由田秀秀制账,后勤队五十人,杂役二百,军士三百,”

之所以吐露自己的实力,是为了安大家的心,手里有了军士四百,加上永和屯分散的一百军士,哪怕是鞑子来了,也有抵抗的力量。

当然,保密军令还是要执行的,会议最后必须强调。

田秀秀在白龙湖的事,众人有所耳闻,萧夜早早就告诉梅儿了,恐怕,现在田家也似乎察觉了,但奇怪的是,副千户田广林倒是消息来得更勤了,不像以前不管不问。

自家人管自家的钱,天经地义,大家对百户的安排自然没有话说,就是觉得很异样;不过,这里说实话是个三不管地带,还是看清现实,过了今冬再说吧。

征召军士的事,王大力马上下去执行了,他是正经的司吏,和永和屯司吏马贵一起,召集青壮问题不大,就是数量难说了。现在不是怕军士招募不够,是怕招的多了惹人不满。

马道石堡那里,两个丙字号石磨已经运到了,那里的磨坊需要的劳力,自有黄汉祥抽调杂役,甚至一个二十人的武装鞑子,也会长期驻扎下来。

在会议上,萧夜没有说出来的,是他在草原上,那个原先不大的盖伦部落,现在已经是一个不小的鞑子部落,控弦牧民达到了三百人,只要给他们换上后装火/枪,加上震天雷、跳雷,稍加训练,那绝对是一支尖刀武力;这是他的底牌,说出来不是好事。

明人对蒙古人的观念,是熟鞑子、熟瓦刺部落,可以亲近交易甚至在大明为官,但生蛮还是算了吧,养不熟的白眼狼,东郭先生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积年了。

百户说完了,掌柜的也要给大家漏个底,梅儿拿着账薄,樱桃小口吐出了一句话,话不多,倒是让众人心里扑腾扑腾的,“两个百户所每月钱粮消耗,加上白龙湖,至少三千五百两,加上其他,也就是说,每月没有四千两的收入,大家都得饿肚子,军械物资消耗另算,”

养兵打仗就是拼钱粮,辛濡林几个读书人明白,但王大力、王青,还有尚舍田,被这庞大的数字唬的不敢插嘴了,他们饷银丰厚,但没想到,加起来到了这般数额。

萧夜也没办法,这里一点田地也没有,石堡里的军户,除了当军士拿饷,其他人要么去磨坊干活,要么拼着晕倒,结伴去采摘藤草果子,别的活路根本看不见。

粮食,全部得靠他从三大商家手里购买,千户所根本靠不住,哪怕是陈粮他也多多益善了,在商家看来,萧夜简直是饥不择食。

还好,草原上能供给一些牛羊,肉食倒是不缺,百姓人家本来一年吃肉的机会就很少,年节吃上一次能吹嘘老长时间了。

马道石堡里有了两个丙字号石磨,石料、牛羊就不用送往石关屯,就算是再有心监督石关屯、永和屯,也难以查明波斯货物的来源了。

通告说完,下面就是大家的事了,王大力首先讲了石堡完工程度,言明在落雪前,石堡里修筑房屋可以完成,目前修好的石屋,可以让石堡外等候的军户,现在全部搬进去,每家都有火炕。

但以后再有军户到来,屯堡里的房屋就不够了,毕竟,屯堡里还要建百户所、军舍、磨坊,还要给商家预留商铺位置,甚至还有马厩,一里之地,不堪使用。

“水井已经打出了两眼,出水量勉强,磨坊已经开工了,不过,”王大力为难地看着萧夜,“百户,这里遍地的沙石,军户们筛出来的细沙,倒进石磨里能行嘛,”

要说这里的军户,可是比采石场那里的匠人们,体力活轻了不少,虽然工钱相应减少些,但不至于累的每天饭量奇大,晚上睡得像死狗。

“没事,就按本官嘱咐的话去做,多多砍伐杂木荒草,还有黄家送来的石炭,间隔投入磨眼,灰泥虽然出来的不多,良品全部售卖就行,”萧夜摆摆手,不介意地说道。

私底下,他已经让王大力,把石炭大部分扣了下来储备,光是冬天三个石堡烧火炕的用量,就足以让萧夜抓狂了,哪里还能给石磨用。

瞧见百户眼里狡黠的神色,王大力默默地点头,知道了如何去做,他不懂黄灰泥配方的窍门,自然百户说啥他干就是了。

永和屯堡西面三里的丘陵,已经被清理出了大片的荒草地,三家商户派出的家卫,带着数百的匠户,先在圈好的地块四周,栽种上一尺高的黄连树树枝,浇上一桶水,就可以放心大胆地开挖地基了。

这里的工坊区,就是以后第二个磨坊区了,西面北面丘陵大部分是山石质地,石料可是漫山遍野,这都是钱啊,晚一天开工就晚一天挣钱,那还不拼着命地赶工。因这里丘陵起伏,军户们就叫称为丘陵工坊。

这里距离石关五十里,较为安全,所以,三大商家雇佣的农户、军户甚至匠户,数量就翻了几翻,建房打井,忙的不亦乐乎。反正磨坊开工后,按灰泥产量派发工钱,偷懒的只有眼红的份,也不虞拖欠。

让萧夜想不到的是,打着给新建工坊区送粮旗号的黄富贵,从碎石堡出来的马车里,竟然有两辆装满了黄铜;大小不一的破碎铜片,上面还带着彩绘,也不知是把哪家庙里的佛像毁了几座,一股脑拉过来了。

马车趁着夜色被送到了永和屯磨坊,亲自赶车来的黄富贵,揣着小六子给的四千两银票,还有三张百两银票的赏钱,留下马车兴冲冲地走了;下次给老羊口送粮卖菜,马车顺便就拉回去了。

三枚铜钱一两,十二两一斤,七千斤废铜八万四千钱,折白银不到三千两,精明的黄富贵早就算过了;王大力和小六子也不傻,报得百户重量后,悻悻地看着这个奸商拿走了银票。

沉甸甸的马车,萧夜亲自押运回了永和屯,看着亲卫们把七千斤铜块送进丙字号石磨,这才骑马去了火墩。

有了黄富贵私下里的买卖,萧夜第二天回到石关屯,就给地下武器库里,堆满了弹药。

毛瑟步枪子弹,取了一万发,马克沁子弹三千发,看着数量不少,但是平均到军士身上,还是不敢放手打上一场大规模战斗。

载重马克沁的轮车,被手巧的军士拆开了,绑在四个驮马身上,三千发子弹十个弹链,全部驼在了马背上;夜枭旗队,在秦石头的带领下,深夜去了马道石堡。

尚铁终于从山里跑了回来,一个多月不见,人整整黑瘦了两圈,走路都是飘得。

萧夜亲自给尚铁熬了一锅粥,看着他吃过饭,又洗了热水澡,这才两人坐在百户所堂屋里,聊了一个时辰。

吕一刀的消息有了,那夜枭旗队也到了出发的时间。

他们带走的,还有五千发毛瑟步枪子弹,五千发火/枪弹丸,枪榴弹、震天雷若干,那是给马道石堡补充的,没有了子弹的步枪、火/枪,连长矛都不如。黄汉祥那里弹丸的补给,今后从王猛那里拿取就行。

此行夜枭旗队里,不但有尚铁,在马道石堡,还要接收几名鞑子骑手,没有熟悉东部草原的牧民带路,迷路太容易了。

百户所小院里,天气转寒,坐在院子里已经不合适了,但萧夜不愿在闷气的房间里多待;辛濡林坐在轮椅上,喝着酸酸的茶水,看着萧夜在摆弄那个小泥炉,炉子里红彤彤地烧着的,正是一个个豌豆大小的黑色果核。

玻璃产量不大,自己用明年都不一定,卖钱还来不及呢,自家窗户按玻璃还是等明年吧。

“石道兄,他们此去,有点草率了,吕一刀凶名在外,实力强大,找到他的老巢,怕是也难以全身回转,这个死仇结的,难了。”辛濡林缓缓摇头,时机未到,他并不赞成让秦石头他们去。

“无妨,已经结了仇,光脚不怕穿鞋的,刀不磨不利,顶多我折损十几个军士,但他吕一刀想吃掉秦石头他们,就看他牙口硬不硬了,”萧夜虽然说得轻松,但还是让辛濡林看出了眼里的担忧。

夜枭建成的初衷,就是要干这见不得光的事,这些军士,将来肯定会成为旗官,也是敢打敢拼的料,一挨折损一个,他心里都难受的紧;但不出手,萧夜怕的就是马贼和鞑子同时来袭,石关屯和老羊口两面遇敌,后果难料。

新招军士的训练,要加紧了。

按照后装枪枪管磨耗来看,步枪打出三百发子弹,枪管也就报废了,那辆笨重的机枪,此行回来估计也成了废铁,萧夜也是无奈。

在没有重火力大量出现之前,军士的数量就是胜利的保证,兵力捉襟见肘的萧夜,自保根基是首要的大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