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文学>网游>大明绿色风暴> 八十四章、走货小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八十四章、走货小贩(2 / 2)

先拉近队伍里来,今后愿意当军士的,还不是他一句话的事。

萧夜的到来,让满脸皱纹的尚舍田笑开了怀,刚才还在忧虑猎户们生活的他,心里那压着的石头,随即松动了。

也是,石关屯这里有活做,工钱上一文不欠每旬兑付,山上还有商铺可以购买粮食、青盐,这对于鸡鸣村的猎户们来说,足以让他们能度过一段吃饱饭的日子了。

尤其是今年,凭着他的经验,这夏天来了都一个多月了,一滴雨也不见,明显就是个大旱之年,那山里的猎物就更稀少了。

这不,在鞑子们来到石关屯之前,那些猎户们找机会给各自的亲朋带信,找来了上百的人口,原先七十多口人,变成了快二百人,这间大院一时间连住的地方都发愁,粮食消耗的更快了。

要知道,磨坊那里的王司吏,要的人可都是青壮,年纪大些的猎户,哪个身上没有暗伤,干那些重体力活是难以勉强的。

“那个,百户大人,”尚舍田把萧夜让进自己的小屋,让尚文给端上大碗的凉茶,这才凝重地问道,“不知道,百户大人想要征召多少人?他们主要干些啥?”

采石场以西二里地,距离石灰窑不远,那里山坡上种着的一圈黄连树,里面日渐增多的坟茔,他尚舍田可是看在眼里,前几天两个猎户就被埋在了那里,揪心呐。

石关屯里的军士待遇好粮饷高,山上的众人都明白,但一旦当了军士,那再想退出去可就难了,不说被戳脊梁落得一身骂名,就是百户所的军法也不能轻饶的。

“哦,是这样,”萧夜端起茶碗喝了两口酸酸的凉茶,琢磨了一下,让这些猎户去当普通军士有些为难了,但秦石头、黑子去了白龙湖,在那里黄汉祥肯定会给补充满员,他现在还养不起太多的军士。

没有足够的矿料,甲字号石磨提供的物品就那么多,再加上给富贵楼堡德斯那里的经费,他手里多余的银钱并不充裕。

想到堡德斯,萧夜脸上就是一黑,这个货到现在还没见到音信,就连让他购买的水银、锡料、粮食也看不见,真是办事拖沓的很。

“本官这里除了匠人队,要成立两个小队,一个是押运货物,走屯里到甘肃镇这条线,五十人足矣,另一个是探矿小队,就在附近山里给百户所探查些矿脉,人数就定在十五人上下,”

“这两个小队军士的粮饷和其他军士一样,就是没有战场缴获而已,”

对于运送货物的押运队,尚舍田没有心动,这里面的风险他可是门清,不过探矿小队,就让他意动了,为啥,不用动刀动枪的,安全上还是很有保证的。

“百户大人,别看我们猎户是在山野打猎为生,其实我们也种些田,开矿虽然不会,但看风水寻矿我老汉就是好手,”为了能让大院里的猎户们有条活路,尚舍田算是豁出去了,“我的两个老弟兄,当年在山西给官家开窑,一看一个准,”

“哦,你对这里很熟悉?”

唾沫星子乱飞的尚舍田,在萧夜插空问了句话后,沉默了片刻,遂应声道,“峡谷西面没有去往草原的小道,但东面的山沟大壑里,却是有马道,当年鞑子正是从那里绕过石关关隘,前后夹击攻下了关隘,上千官军生还者十不存一,”

“现在那条马道,估摸着早荒废了,”尚舍田的话,让萧夜眼睛里顿时一亮。

“实不瞒百户,小老儿当年就是官军中的马夫,侥幸逃得一命,落户山林成了猎户,”说到这里,尚舍田干涩浑浊的眼睛里,浓浓的苦痛显露无疑。

良久,尚舍田长叹一声,“既然命里让我又回到了这里,我也认命了,但望百户能善待这些穷苦的猎户就好,”

在狭小的石屋里,萧夜和尚舍田聊了一会,把征召人手的事,干脆地交给了这个白发老头,探矿小队的带头旗官,转眼落在了尚舍田身上。

同样的拿出一份矿料清单,萧夜交给了尚舍田,一个十五人的探矿小队,相信很快就能招齐了人手。

令尚舍田意外的是,押运队的五十个名额,竟然会有七十几个猎户在争夺,他的好意并未被这些眼睛通红的猎户接受;比起在磨坊里日夜搬运石料,熬力气挣些铜子的辛苦,这些在山里野惯了的汉子们,宁愿去当军士搏一把自己的前程。

再加上是他出头征召军士,在猎户们的眼里,那个看起来很年轻的百户,信誉度还是比不过自己的保长。

在灌模场里和王大力商量修路事宜的萧夜,听到亲卫的汇报,微微一怔后,浑不在意地一摆手,“得,押运队就五十人吧,非战时期粮饷不变,战时加倍,”

在山顶上石堡里,遭受到鞑子投石机频繁石块袭击的王大力,被那被砸的稀里哗啦的草屋顶给刺激到了,两天的时间里,就和几个老匠人,琢磨出了灰泥石板;不惜工本地在灰泥浆里加上网格状的细铁条,凝固出来的大块石板,就是大锤也砸不坏。

在屋顶上重叠摆上两层石板,抹了灰浆封死缝隙防雨,这种平面的屋顶不但能防雨,防鞑子的投石,就是平日里也能晾晒东西,一举三得的事。

认可了王大力他们创举的萧夜,一边派出亲卫去田家商铺订购铁条,那种粗制的铁条即可,一边心里暗叹,石磨里可以产出精良的军弩,却是没有那寻常的生铁条,实在是让他难以为情了。

也好,连生铁条都打制不出来的石关屯,在那几家商户的眼里,就更不值得重视了。

第二天清晨,尚舍田在五个亲卫陪同下,带领扛着一箱土工弹的探矿小队,携带大锤、钎镐铁锨下山直奔峡谷东面的大沟,他们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探明那条马道,道路难行的地方,就用土工弹炸开石块硬土。

最关键的,是要在藤草从里开辟出道路来。

紧随在后的王青小队,留下几个人收集黄连树树枝准备移栽,大部分人携带工具去修整这条马道,最起码要让驮马能行进。刚刚成立的押运队,也被王青带走了,现在修路是最主要的任务。

再次开始正常运转起来的石关屯,没过几天,就把鞑子带来的恐慌丢到了一边,担心归担心,但日子总得过不是。

石关屯里,剩下的王虎小队,还有亲卫队,一共不到三十名军士,在萧夜的带领下,在演兵场不断训练着军弩,火/枪演练倒是打的少了;大家都被没了弹丸的火/枪给吓到了。

不但是军弩,就连鞑子的弯刀也是每人一把,军阵里刀法简洁实用,劈、砍、撩、挡、刺,五个动作练上几千遍,时间久了,就是遇上鞑子心里也不怯了。

“呼、喝、呼、喝,”刀光闪闪的演兵场上,杀气腾腾,精赤着上身的萧夜,和军士们一样,满头大汗地挥舞着弯刀,一遍一遍地打熬着刀法技巧。

采石场石堡,堡墙上站着王梓良,他的传令兵,也就成了执哨的军士,背着火/枪开始站岗,就连山下也安排了暗哨。

看着远处吼声阵阵的兵阵,王梓良嘴角抽搐几下,对百户如此玩命的练兵,只能说是习惯了就好。

快到午饭的时候,演兵场上传来火/枪的轰响声,王梓良接到了山下传来的信哨,有人上山了。

张安林和儿子张成去了甘肃镇,直到将近半个月后才堪堪返回,费了些波折总算是把抚恤送到了那些家属手里;碎石堡的几个火墩他俩顺道去了,里面的熟人虽然认识的有几个,但一年多不见,说起话来自然生分,别提啥的交好了。

火墩里的旗官态度不明,张安林自然不敢贸然行事,拉拉家常琐事而已,王梓良交办的事情,也就落了空。

张改则一家早已到了石关屯,被王大力安排在了采石场磨坊干活,小孩去了私塾,生活算是有了着落。

和张安林他们同道来到石关屯的,有十几个衣衫破旧的老少,还有两个商贩,牵着一匹瘦驴,上面装着一些针头线脑土糖零碎,几匹土布;走货小贩,是游离于大商户的无地贫民,靠着倒卖点货物为生。

战死军士的家属上山,自然有亲卫去迎接安排食宿,能干活的会安排到磨坊里,干不动重活的看守储水池、仓库,甚至可以去清理藤草,拿一份不高的工钱;小孩当然就去了私塾,这是百户亲自下的的口令。

两个看起来面色土黄的小贩,被守护道口的传令兵检查过后,来到了山顶屯门口,地上铺了块破布,摆出了自己的货物。

山上除了那家商铺,还没见过有其他商贩,这第一遭的小贩上门,自然引得屯里的老人妇女都来瞧热闹了,围着这个摊子议论纷纷;当然,买一块土糖给孙子,铜子换一条红绒绳等等,讨价还价的声音,还是让屯门口多了几分生气。

尤其是私塾里放学后,这里就更热闹了,寒娟她们手里的攒的铜子可是不少。

远远的,王梓良冷眼瞅着那两个小贩,见他们没有其他异常,遂回身去了石堡;张安林和张成回来交令,他还有事情要询问呢。

晌午时分,骄阳在天,萧夜带着军士们浑身大汗地回到了石堡,虽然大家满身的硝烟,但一个个精神振奋,携刀持枪脚步沉重,队伍行走间整齐肃然,有序地开进了堡城。

屯里的军户们包括小孩,都对军士们的训练习以为常,但那两个正在和老人还价的小贩,眼里隐晦地精光闪现,随即又恢复到了木讷的模样。

经过王大力的同意,两个小贩在屯里借宿一宿后,牵着瘦驴回返碎石堡,他们所带的货物基本被军户们一买而空。一回生两回熟,今后,他们还会不时地来卖些杂货。

很快,三天后,甘肃镇锦衣卫百户所,方善水拿到了一封密信,“石关屯百户所,军士四十余人,火/枪二十支,大部分配备弯刀、角弓军弩,军士训练有素,体格健壮,”

“鞑子对石关屯的围攻,伤亡不详,石关屯百户所伤损数十人,兵力奇缺,投石机损坏的房屋甚多,正在修缮。”

“石关屯军户大半靠出产黄灰泥为生,有匠人外出寻找矿石,疑似要寻找通往草原的马道,避开石关峡谷出口鞑子的阻挡,”

不得不说,苟良晨手下的两个探子相当精明,从和那些老人大娘的口中,还有小孩的嘴里,几乎就把鞑子围山一战基本摸清了;当然,西门百户禁止传言的事情,他们还是得不到半点音讯。

“这个西门萧夜,看来也不是个简单的主,军士就那么点,竟然能守得住石关屯,”方善水把手里的密信投进火盆,细声细气地自语道,“只不过,那穷山恶水的地方,他养军士可是个大麻烦,粮食一事就够他头疼了,呵呵”

“是啊,百户灼见,西门萧夜胆子不小,敢和鞑子硬碰,侥幸能活得过这次,下次恐怕就难了,”站在下首的苟良晨,顺着百户的话,阴阴地冷笑道。

“当然,他们既然是要给波斯商队当保镖,那死伤是难免了,人为财死嘛,”苟良晨拍马的这句话,让方善水很不以为然。

“你懂个屁,他西门萧夜不过一个蝼蚁,但波斯商队可是块大肥肉,如果咱们能把这富贵楼抓在手里,上缴给皇上,嘿嘿,”阴森的堂屋里,方善水不自觉的心里话,顿时就让苟良晨恍然大悟。

“百户高见,还是您稳如泰山啊,”伸出大拇指赞叹的苟良晨,一时间,对富贵楼里的那些商户,隐隐同情起来;看来,这马上要闯出偌大名头的富贵楼,百户是想养肥了再吃,几家商户就成了陪衬,挨刀是肯定的了。

“呵呵,良晨你也不错,将来本百户踏上一步,这百户一职,就是你的了,”心情舒畅的方善水,忘不了给自己的心腹一个空头许诺。

不出手则已,出手就要立见功效,方善水看重石关屯,不外是萧夜假借押送的货物,这条渠道是方善水最为在意的,一旦被截断了根源的富贵楼,拿到手里捏攥,只是迟早的是事。

只是,黄家、田家、王家这三家商户,在西北的名声不小,官场上也有人护着,方善水还需小心行事,这三家被铜臭熏染得发黑的商户,逼急了也会坏事。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