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文学>修仙>官雄> 第二百四十三章 好大一块蛋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四十三章 好大一块蛋糕(2 / 2)

谢小娜一听是这个,满口答应:“这个没问题,互相帮助嘛。”

“还有呢,他们来接工程,首先是要保证质量,其次呢,利润期望值别太高,还有就是,现在想来接工程的建筑公司很多,我们的工程要求的时间又比较紧张,会出现很多公司同时进场施工的局面,所以在工程量方面,我只能根据各自的实力,量体裁衣的给他们分配工程量……”

“这些我都能理解,江县长,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条件吗?”谢小娜含蓄的问道。

“暂时没有了,具体工程上的技术问题,只能见面再谈了。”

“那行,我回头让我朋友跟你联系……”

挂了谢小娜的电话,江天放板着指头算了算,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不下十家建筑公司托这样那样的关系来找自己谈承接工程的事了。

青山县的城建规划,已经紧锣密鼓的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也就是八十万平米的居民住房建设阶段。小清河南边的那两座山头,现在已经被推平了,石头已经被运到玉树乡的水泥厂那,堆成了另外的山头;水泥厂现在又在筹备上马一条新的生产线,这是江子勇的军工所最新研发出来的,日产3000吨水泥的旋转炉生产线,这条生产线一旦投产,玉树乡水泥厂将成为湖东省日产量最大的水泥生产厂,陆舟最近一直在盯这件事,规划新厂房,选择新的配套设施,一系列工作,都必须在科学规划的范畴内进行。

与水泥厂相对应的,是石屏乡的砖厂,马全没有全力扩大砖厂的规模,而是积极的扶持当地农民,将原来的土法制砖,逐步转型成为煤矸石制砖,现在的石屏乡,已经形成了集约化的小作坊加工模式,一批小砖厂集中在石屏乡及周边地区,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制砖生产基地。

有了水泥,有了砖,还有图纸,剩下的就是建筑工人了。

汪利权在批发市场的建设过程中,意识到了建筑公司能赚到的巨大利润,他竟然提出,要组建青山县自己的建筑公司,按汪利权的话说:“肥水不流外人田,咱们自己建房子,干嘛不用自己的队伍?”

江天放对汪利权的这个想法倒是持支持的态度,他想得比较多的是,利用青山县城建规划建设绝好的机会,学习外来建筑公司的经验技术,从基础做起,逐渐培养和打造出一个强大的建筑公司来;按照目前的发展趋势,未来二十年,都是建筑公司的黄金发展期,只要经营得当,没有亏本的建筑公司;而搞建筑公司最大的好处就是,大量的消化和吸收了劳动力,让农村剩余的劳动力,得到有效的释放。

好消息是有,但不好的消息也不少,最突出的就是州里、县里各级领导,打电话、批条子介绍过来的各类建筑公司,其中还有“提篮子”的空壳公司。

江天放不是没想过采用招标的办法来筛选这些公司,但是,招标就能堵住漏洞吗?

后世的各类“政府招标”,江天放听得可不少,可以绝对的讲一句,只要是涉及到金额在十万以上的招标,其中就一定有猫腻。

最著名的一个案例就是,国内一家数一数二的空调企业,在一次招标中,竟然还输给了一个三流才空调厂家。不是他们的价格高,而是他们的价格比人家还低,品牌知名度,技术实力,售后服务,明显都强于对手,但偏偏通过“政府采购招标”,愣是没中标。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有猫腻呗,而且其中的猫腻层出不穷,防不胜防。

多的不讲,讲其中的一个环节,评分标准。

招标的评分标准是根据每个项目的不同情况,“量身定制”出来的。

以上面那个空调招标为例,在评分细则中,有这么一条:“获得过某某协会颁发的某某荣誉,加五分。”

社会上的协会多如牛毛,再大的企业,也不可能把那些协会颁发的奖励都拿到手,更何况,某些协会颁发的荣誉奖励,本身就是以圈钱为目的的,获得的奖励是以你缴纳的“赞助费”多少为评判标准,而不是以产品的实际质量、口碑为标准。

而评分细则中,偏偏选择的就是那个三流企业获得的荣誉作为加分条件,你知名企业获得的荣誉再多,对不起,“不响应招标文件,无效”。这么一来,这个评分,就是为三流企业“量身定制”的了,至于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巧合”,各位尽可以发挥想象的空间,去寻找答案。

只要是人操作的招标,最终体现的,一定是某些人的意志,这一点,是真理,无可辩驳、客观存在的真理。

唯一可能的区别是,某些的意志相对公允,而某些人的意志指向性极强。

对于这种形式主义的“招标”,江天放没想过拿出来哗众取宠,在现阶段,只要能最大限度的体现他的意志,根据他的原则去选取施工单位,那就已经很不错了。

好在,青山县这次城建规划的蛋糕足够大,尽管打招呼的人很多,但总的来说,还够分;当然,那些空壳公司,江天放是打定主意,不会让他们如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