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笔趣文学>修仙>官雄> 第二百零三章 跑官(下)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零三章 跑官(下)(2 / 2)

“那你信什么啊?”厉勇问道。

“我是党员,两个都不能信。”江天放赶紧摆摆手说:“神鬼怪力之说,我是从来不信的;但佛、道精神里的有些哲理,我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

“你对佛教道教还有研究?”厉勇笑眯眯的问道。

“哪里谈得上研究,只是经常会从从书本文章中看到这些话题,难免会产生自己的一些看法。”

江天放这话倒是实在,谁没事会专心去研究那些玩意?那些个有啊无啊的理论,听着都让人头晕。

可厉勇显然没打算放过江天放,继续问他:“有自己的看法就好。那我问你,你觉得佛教和道教的区别在哪儿?”

厉勇的态度虽然和蔼,言语间也是闲聊的姿态,可被他这么不依不舍的追问,江天放还真有点头大;被领导注意到固然是好事,可江天放跟厉勇毕竟不熟,哪知厉省长这么问会不会是别有含义啊?无奈,他只好把目光投向了宋誉华,想从他那得点暗示什么的。

哪知厉勇看到江天放的视线望向宋誉华,笑道:“你望着他干嘛,我坐在这里,他未必还敢使什么眼色给你啊?”

宋誉华笑了笑,当然不会再出声;江天放听到厉勇这么一说,反而安下心来。

“我觉得吧,道教比较强调的是修真,修身,追求的最终目标是能够白日飞升,羽化成仙;道教的修炼,一个是强调身体的修炼,二个是心灵的修炼,讲究身心并重。而佛教呢,讲究的是顺其自然,四大皆空,认为一切万物都有前因后果,有些事,你再努力也是白搭,不过,佛教的本意,可能更注重和自然的交流,认为人类应该融入自然,而不是和自然进行抗争。”

厉勇笑道:“听你这话里的意思,似乎是认为道教更胜一筹了?”

江天放连连摇头说道:“您千万别这么说,被如来佛听到,可是会来找我麻烦的……”

听了江天放这话,几个人都笑起来,厉勇点了点他说:“你又不是孙猴子,如来佛可没空来找你的麻烦……”

几人再次大笑,笑罢,厉勇继续说道:“我们汉文化还是很有特点的,道教是起源于本土,却不被推崇,反而是外来的佛教能够大行其道。这其中的原因,除了我们儒家文化本身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佛教的精神符合统治阶层的管理需要,而道教的精神,却会影响到统治。具体的原因就是你刚才所说的,道教强调修炼自身的能力,个人能力越强大,就像孙猴子那样,则越难被驯服,这是统治阶级不愿看到的。而佛教呢,崇尚自然,也就是天意,古代的皇权就是代表的天意,佛教的精神正好符合统治阶级的需要,所以才会被广泛的宣扬。”

再次喝了口水,厉勇接着说道:“其实呢,还是儒家最历害;儒家文化虽然没有固定的章程礼制,但靠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一直深入民心、政心。很早的时候,儒家就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这实际上就是后来道教和佛教精神的结合。修身是道教的精髓,而要平天下,归根结底,还是得顺应自然。大禹治水也好,农桑耕织也好,都需要和自然打交道;违反自然规律行事,必然会受到大自然的报复,这就是佛教所讲的因果循环。”

本来还是闲聊,说着说着,厉勇的话里话外就隐含深意了;江天放几人听了,都在思考,思考厉勇这个话是不是有道理,思考厉省长为什么会引申说出这些话。

哪知,厉勇话讲得多,收得也快,没给几人太多思考的时间,看了看表说:“好了,该下山了……”

下山虽然比较省力,速度反而变缓了;按厉勇的说法是,“下山走太急,会刹不住”。

虽然下山的过程中,厉勇比上山的时候话多了些,但是却再也没有提及先前关于佛、道之分的话题。

下山后,厉勇对宋誉华说:“小宋,还是你送我吧……”

厉省长的话虽然没有讲明,那意思却很明了,“今天的见面,到此为止”。

江天放和徐寒很上道的上前和厉省长握手道别:“厉省长再见。”

看着宋誉华载着厉勇离开后,江天放才开车送徐寒回宾馆,两人一路上都没再提“进常委”的话题,不过两人心里都清楚,厉省长虽然没有明确表态徐寒会进平洲常委,厉省长也不可能对任何人做这样的保证,但徐寒进常委的事,基本上是十拿九稳了。

青山县的人大、政协会议,因为要学习南巡讲话精神,推迟召开。

不过,在三月底的时候,省委终于公布了新一轮各地州市及省直机关副厅级以上干部的调整名单;其中,平洲的调整,在这次变动中,是最大的。

.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