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1719】不太好(2 / 2)

俞主任的手术刀切开zǐ_gōng 壁,只切开三厘米左右,再用手术剪剪开羊膜,换吸引器,吸里头羊水,防止脐带被羊水冲出来引起胎儿窒息。吸的差不多了,再用自己两只手来撕开这个切口到10厘米,横切zǐ_gōng 壁和zǐ_gōng 肌纤维走向一致,这样撕开比切开更容易损伤更小。

大家能见到胎儿黑乎乎的头发了。

“哎。”彭医生忍不住紧张,溢出声叹气。

可见这个情况真是不太好了。怎么不太好了?

可能在外人的想象里,剖宫产手术是把孕妇肚皮一打开,胎儿整个暴露在医生视野里头,医生轻轻松松把胎儿拎出来。

现实从来没有这么简单完美的事情,尤其是医学。你要清楚的是,切开孕妇肚皮不是整个把肚皮揭掉,是打开个口子。好比一袋东西,你打开口子后,你首先只能看到里头东西的一部分。为了保持这个袋子里头物品的完好性,从这个袋子里拉出物品的过程中必须小心翼翼防止破坏到物品整体。最好是这个袋子口够大,里头的物体够小,这样拉出来最容易。在剖宫产术这种最优越的条件是不可能存在的。医生哪有可能把孕妇的zǐ_gōng 壁使劲儿切到最大,肯定要帮患者尽快能缩小zǐ_gōng 切口将对zǐ_gōng 的伤害降到最低,给孕妇保留下次怀孕的机会。本身怀孕的zǐ_gōng 主要是由胎儿和羊水撑大的,所以胎儿很小也不可能。

既然上面两种最好的条件现实中不可能有的,医生只好想着最好的另一种拉出胎儿的条件。是什么?想想袋子口一打开,里头的东西刚好处在手伸进去最容易拉出来的位置上,这时候拉东西多最容易。由于分娩中一般胎儿的姿势是头往下入盆,常规横切切口定在耻骨上三四厘米处,很多产妇的zǐ_gōng 刚好在这个位置上打开后会露出胎儿的耳朵或是枕后。此时医生的手比较容易拿住胎儿脑袋将胎儿带出母体。

这些是一般情况,遇到特殊病例怎么办。有的医生判断胎儿难取会直接采取纵切或是扩大切口改为t型切口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